编辑:sx_gaohm
2015-12-09
历史的教训值得珍视,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值得珍视,因为里面都凝聚了先驱者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牺牲……对历史的冷漠不仅是无知,而且是一种忘恩负义。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中二年级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教案,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
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兴起的有关史实,认识新中国确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并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了解“文革”中“教育革命”的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教育带来的巨大破坏,造成“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带来的严重损失。了解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伟大成就,联系现实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意义;了解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关法律文件。
过程与方法
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运用历史图片、影视资料和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将理性分析与感性认识相结合,引导学生归纳整合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比较“文革”时期教育的破坏,新时期教育的繁荣,明确认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有稳定的政治局势作保障,而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又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科教兴国”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
【重点难点】
重点:建国后我国教育的发展状况;
现阶段我国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的措施
难点: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含义
【整体设计思路及目标】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和课堂分组合作探究,把新邵教育的发展与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变化结合起来,了解我国建国以来教育曲折发展的史实, 进一步深入分析学生生活的学校和农村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并提出解决方案,增强为了祖国的发展而接受教育的主动性,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本设计力图从新邵县的教育,以小见大,进而分析整个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引导到国家教育这个宏观全局的角度,利用学生身边的乡土教育资源开展课外探究和课堂教学活动。凸显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探究能力的提升,追求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并把把课堂延伸至课外,追求学生主体地位的教育观。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奖,之前我们在批判中国教育,认为中国未取得诺贝尔奖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教育所致,之后,又引发我们对教育的思考。 本课,我们将以新邵教育发展史为线索,一起探究中国教育在不同阶段的得与失。
二、总体构建本课知识
教师:(一边板书课题一边说)我们今天学习《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那么现代历史的起止及分期大家还记得吗?
学生:现代中国的历史从1949年至今有58年的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49-1956年是过渡时期;1956-1966年是十年探索时期;1966-1976年是文革时期;文革结束后,1978年以来是改革开放新时期。
教师:正因为国家的历史呈现这样突出的阶段特征,所以现代中国的教育亦如此。下面让我们一起结合教材子母标题总体构建本课知识。
一、奠基篇(49—56)
二、挫折篇(56—76)
三、复兴篇(76-今)
四、感悟篇
三、新课讲授
(一)奠基篇
教师:(展示新邵建国初期教育原始图片)设置问题,泰清中学的变迁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主权如何转移?扫盲办公室的设立,体现新中国教育的服务对象是谁?
学生: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各组派代表上台陈述观点。
教师:再展示图片,分组探讨第二组问题,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哪些发展?陈
光中的教育及工作经历,对当时经济建设有何影响?开基创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学生:分组合作思考探究,解决问题
教师:建国初期,政府接收了旧教育,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教育,并确立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标签:高二历史教案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