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10-17
生:是(不是)
师:到底是不是,我们一起来研究下。( 学生操作几何画板,演示)提示:如果我们变换目标函数,那z值与纵截距的关系有什么变化。
问题11:通过演示你有什么发现?
问题12:z=ax+by,z与截距关系主要由哪个字母决定。
结论1:最优解通常在交点处取得。
2:z的最值问题可以转化为直线在y轴的截距问题。
将有限点上升到区域问题,体现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通过学生实验,老师几何画板的演示,以及师生不断探究归纳出Z最值问题可转化为直线纵截距的最值问题。
学生思维的最近发现区是上节的相关知识,教师有目的引导学生直观感知,操作确认,这样引导出教科书给出的数形结合的合理性。
四、例题展示规范答题
1.回归引例:
例1 已知x,y满足条件
,求 Z=6x+y的最大值。
变式1.已知x,y满足条件
,求Z=6x-2y的最值。
小结:形如:Z=ax+by(b
0)的最值,即直线
在平面区域内有公共解 时,纵截距的最值。
备用题:
1.错在哪儿?
变式2.已知x,y满足条件
,设z=ax+y (a>0),在(3,2)取最大值求a 取值范围。
变式3.(备用)已知x,y满足条件
,设z=ax+y (a>0),若Z取得最大值时对应点有无数个,求a 的值。
教师规范解题过程: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步骤:画、移、求、答。
通过学生对变式1的练习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思考Z的最值与直线纵截距之间的关系。
教师展示变式训练1中的错误的解法,让学生发现错误。
备用题将学生的思维从动态的角度体会目标函数。
利用信息技术突破难点,得到引例的最终结论,这是本节课的中心所在。
通过例题的不断深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x、y的约束条件,以及几何法求最值的特点。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一)课堂小结:
以提问形式给出小结:
1、 解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画—移—求—答)
2、目标函数z的最值问题可转化为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的最值问题。
(二)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书P91 练习1、2
2、课外拓展:上网查阅有关线性规划的资料,了解它的实际应用。
学生自己思考,小结可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也可以口头交流,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上文所提供的高三数学简单线性规划问题教案设计,大家看了之后是不是感觉很受用呢?希望大家对本网及时关注。
相关推荐:
标签:高三数学教案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