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8-03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
播放蓝天白云,云彩变幻,岸边垂柳,水草柔婉,小溪潺潺的课件,伴以柔和的富有田园风情的欧式乐曲,美读全诗,让学生感受个人自由天性和自然景色高度融洽而形成的特有的情韵、意境。
五、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一
(解答思路及参考答案见人教社编的《教师教学用书》)
六、诵读《死水》
个别学生朗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
七、完成课后练习二
(解答思路及参考答案见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
八、《再别康桥》与《死水》两诗的作者都是新月派的代表,在“格律
诗”上有共同之处:
1.节奏清纯,富于音韵美。
2.节与节式相近,内容互相关联,体现了格律诗的“建筑美”。
3.画面色彩鲜明,《再》诗显得清新飘逸,《死》诗语言的鲜明色彩与对象的丑陋可恶构成强烈反差,有极好的艺术效果。
布置作业
预习《赞美》,试着完成课后有关《赞美》的练习题。
附:板书设计
其一:
云彩
星辉——金柳
作者“悄悄地”走——作别
青草——柔波
青荇
其二:
风吹不动、凝滞腐烂
(静—动)
翡翠
桃花 静“美” 动“丑” 漂满白沫
死 水 小珠“笑声”
罗绮 (反讽) (反讽) 花蚊偷酒
云霞
蛙声作衬,死水沉寂
(动—静)
美国
“死水”的三重象征 北洋政府
黑暗的中国现实
具体的物 形—— 读
神—— 者 象
具体的事 象 —征(暗示) 征
情—— 联 意
境况 意—— 想 义
第三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准确理解《赞美》中的指代词及其指代对象,理解、体味诗歌独特结构的意味。
二、学生诵读《赞美》并理解诗意。
1.全班齐读
2.教师范读
三、就练习题作点拨分析。
(分析思路及参考意见见人教社编《教师教学用书》)
补充:穆旦原先在清华园的时候,写雪莱式的抒情诗,但是已常用“野兽”、“旋转的白骨”、“紫色的血”之类的形象,基调是苦涩的。等到抗战爆发,他的情绪高扬了,但由于他在流亡途中看到内地农民受苦的样子,又是常有忧郁的反思的:
一个农夫,他粗糙的身躯移动在田野中,
他是一个女人的孩子,许多孩子的父亲,
……
而他是不能够流泪的,
也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这是对战争的直接感应,然而没有叫喊,只有一种静静的叙述,着眼的是落在农民头上的忧患,到未了才随着“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断言而变得高昂。这句话也是诗中几次重现的迭句,显示了穆旦对诗的形式的关注:即便在惠特曼式的滔滔长句中他也是要保持完整的结构的。
穆旦诗歌语言是他情思深化的化身。他忧患、多情、痛苦、迷惑,感情的繁复和热烈形成诗的语言的扭结,部分诗几乎是喊出来的,他的诗扭曲、多节,内涵突破文字,满载以至超载。他智力的意志又使得诗篇得到艺术的和谐。在穆旦最好的诗句中,总有一种情理的交合,一种在概念间抒情的完美,二种庄严、热烈得冷漠的赤诚,一种苦味、永恒和亲切的混合,一种空前深刻的生活感……这些都使他的诗与别人的诗判然有别。
附1:《赞美》板书设计
1.我坚忍地承受灾难 2.忧患着农民的忧患
我深情地拥抱人民 感应着战争的冷酷
一个民族已经站起来
3.为民族和人民的灾 4.历史在无声地推进
难而哀哭,博爱是诗 山河,人民在等待一
人的本能 个民族已经站起来
附2:参考资料
1.上海辞书出版社 《新诗鉴赏辞典》
2.余世存 《穆旦现象的意义》
3.王佐良 《一个中国诗人》,选自《中楼集》
看完精品学习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范文,相信老师对教学计划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多参考资料尽在精品学习网高中频道。
相关推荐:
标签:高一语文教案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