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xf
2016-06-30
提前做好规划对于做好一件事情可以较高的提高效率,下文为大家带来了高二历史下册近代科学技术革命说课稿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岳麓版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中第三单元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是本单元中的第一课,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这节课对于理解本单元其后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有重大的意义。是一个颇具难度,理论含量很高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内容。《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讲述时,应先将本专题三节课的内容综合概括介绍,使学生对人文精神起源、复兴发展和成熟的三个阶段及其所对应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公元14世纪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 18世纪的启蒙运动),有一较完整的认识和较全面的理解。在学习时,可注意本专题与必修一第六、第七课和本册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即要把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演变与同时期西方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历程结合起来,以辨明思想文化与政治层面和经济层面之间的辩证关系。还要结合现代教育所提出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要求,加强、加深对人文素质的理解。
本课内容分三目。第一目“泰勒斯对自然的探索”,主要介绍希腊最早的哲学流派——自然哲学流派,摆脱传统的宗教解释,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索自然的奥秘。第二目“智者学派——把哲学引入社会领域”,介绍了智者学派适应社会的需求,应时而生,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第三目“苏格拉底——‘认识人自己'引领哲学新方向”,介绍了苏格拉底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从而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第四目“亚里斯多德的理性——哲学成为独立学科”,介绍了亚里士多德不仅为现代许多科学门类奠定了基础,而且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学情分析】
本课为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的第一课,是一个理论含量很高的哲学发展历程史,高二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可让学生通过开展课前探究活动,加强对教材背景知识的了解,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入学生讲述希腊神话故事,看漫画,读寓言和课堂探究等形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加深对人文精神内涵的理解,树立尊重别人,善待生命,平等与人相处的价值观。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泰勒斯、智者学派、普罗塔哥拉的主张,苏格拉底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2.理解:泰勒斯“万物皆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大地漂浮在水上”的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智者学派、苏格拉底与亚里士多德思想产生的深远影响。
3.运用:
(1)引导学生探究古希腊作为人文精神之源形成的背景,理解人文精神的含义,先哲们的思想主张与产生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人文精神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引导学生探究人文精神产生的原因与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间相互关系的能力。
(2)引入有关图片和历史材料,培养学生观察、阅读理解、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提供相关图文材料,增强学习的直观性,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概括归纳知识、史论结合。
2.通过课前的调查和课后的观察、发现,进行延伸学习,加深历史与现实,过去与现在的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先哲们的思想及实践,使古希腊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对世界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对以后世界文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2.苏格拉底与亚里土多德的倡导人们追求知识、真、善、美,并批判地继承古典文化的思想和实践打破了传统的以宙斯为首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灵家族观,他们的思想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华。
【教学重点】 智者学派、苏格拉底与亚里土多德的主张及其影响。
处理方法: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辅以图片、文字材料等,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结合多媒体资料和教材来理解和掌握智者学派、苏格拉底与亚里土多德的主张;通过生动的漫画,运用材料分析法,让学生合作学习,分析其影响。
【教学难点】
1.智者学派、苏格拉底与亚里土多德的哲学观点。
2.“人文主义精神”概念的理解。
处理方法:通过文字材料,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来理解智者学派、苏格拉底与亚里土多德的哲学观点;对于“人文主义精神”概念的理解,通过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与亚里土多德的哲学观点的学习总结,师生共同探讨,得出认识。
【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方式,巧妙设置情境与问题,学生自主探究知识。
【教具准备】
制作Powerpoint课件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板书】
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公元前7世纪——自然哲学(泰勒斯)——探讨自然
公元前5世纪——智者学派(普罗塔哥拉)——关注社会
公元前5世纪——苏格拉底——研究人本身
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使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神 —— 自然 —— 人本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出示幻灯片)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简单概述本单元主题,即人文精神的发展过程。而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打出课题《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所以,一谈起西方文化,我们就不能不提到希腊,正所谓“言必称希腊”。古希腊历来被认为是欧洲文明的摇篮,它的哲学更是欧洲乃至整个西方哲学的源头。但是,在哲学产生之前,希腊人的世界观是什么?他们如何解释自然界中的风雨雷电、太阳、月亮呢?又如何看待人生中的爱情、战争、嫉妒呢?
(出示幻灯片)俄狄浦斯王的剧照,由学生讲述俄狄浦斯王的故事。
提问:请思考,故事中是谁主宰着一切?
(出示幻灯片)奥林匹亚山上的众神,从而导入新课。
(设计思路:通过“教学导语”的引导,把学生思维带入本课重点内容,以达到“点题”的目的;以图片进行“情境营造”,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以达到凝神的目的;通过“讲故事、设问”,渲染教学情感,以达到“起兴”的目的。)
【讲授新课】
在公元前7世纪以前,希腊人在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时,简单归结为一个以宙斯为首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灵家族,古希腊人认为自然界和人类都是神创造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世界观?
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的回答:生产力的落后,人们无法解释这些现象,在自然界面前表现出软弱无力,就只好借助于神。
过渡: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希腊出现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一、泰勒斯对自然的探索
1、(出示幻灯片)泰勒斯雕像和学说
“水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终归于水”。——泰勒斯
提问:根据材料概括出这一时期,古希腊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泰勒斯的主张是什么?
提示:那时(约公元前7世纪),一些人开始怀疑宗教神话对世界和人生的解释,试图从实际出发去探究世界的本来面目,提出一系列普遍性问题,最早的哲学产生了。
哲学(philosophy一词,起源于两个古希腊词语:“philo”(意为 “热爱”)和“sophia”(意为“智慧”)。哲学本意就是“热爱智慧之学”,哲学家是“热爱智慧的人”。同样,中国古代也有解释:“哲,智也。”于是很自然地得出结论:哲学是爱智慧的活动。我们不一定都做哲学家,但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一个热爱智慧的人。
2、(出示幻灯片)众多的哲学观点
“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存在的活火”
——赫拉克利特
“宇宙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德谟克里特
“抽象的数乃万物之本” ——毕达哥拉斯
思考:上述哲学家共同关注什么?
提示:关注世界的本源,关注自然界本身,与人生没有关系,所以这个流派叫做自然哲学。
总结:自然哲学家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索自然奥秘,而不是依赖传统宗教解释,体现了古希腊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标志着古西方人的精神觉醒。古希腊人把智慧与感觉区别开来,认为智慧是超越感觉、实事求是地说明事物内在原因和本质的认识。这是可贵的理性认识。
过渡:至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随着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参与政治生活成为每个公民生活的重要内容,面对这种社会生活的变化和人在社会生活中日益突出的中心地位,有些学者把讨论的重点转移到了人类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于是,一个新的学派——智者学派产生。
二、智者学派——把哲学引入社会领域
(1)时间:公元前5世纪
(2)条件:
(出示幻灯片)“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毛泽东
引出问题:智者学派产生的社会根源?
如何认识他们的观点?
(出示幻灯片,创设情境)两个青年的对话
阿菲尔:你上午去参加公民大会吗?
阿里托:希波战争胜利后,我的葡萄酒生意一直很好,我正要赶往港口送货,然后参加公民大会。
阿菲尔:中午到我家讨论公民发言权问题,如何?
阿里托:不行,我要去听普罗塔哥拉老师的课。我想参加陪审法庭,但演说水平不够。上次与你讨论的问题想好了吗?阿菲尔:“究竟是标枪,还是掷标枪的人,还是主持者对标枪刺死事件负责?”我思考很久,但没有结论阿里托:我老师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万物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道德标准”!
教师设问:智者学派在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提示:古希腊经济繁荣(希波战争结束)、民主政治的发展(雅典民主政治)、人的地位提高(平民地位提高)等。
总之,希腊促使城邦民主高度发展,民主政治的需要,公民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等因素都是出现智者学派不可或缺的条件。
(设计思路:通过故事创设历史情境,利用问题教学指导学生了解智者学派形成的根源,便于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补充文字材料,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3)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
普罗塔哥拉(约前481—约前411),智者学派的最重要代表人物,奴隶主民主派的思想家,著名政治活动家。认为感觉现象是真实的,人的感觉是可靠的。但又根据人们因各自的感觉对同一事物作出不同判断的现象,断言“人是万物的尺度” ,“知识就是感觉”。他强调个人的作用和价值,认为道德也是因人而异的。著有《论神》、《论真理》等。
(4)主要观点及评价:
阅读与思考:(出示幻灯片)
材料一:
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of the things that are ,that they are,and of the things that are not, that they are not .(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
——普罗塔哥拉《论真理》
材料二:事物对于你就是它向你显现的那样,对于我就是它向我显现的那样。譬如同样的风,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不冷,这就是说,风对于每一个人显现出不同的样子。事物的存在对每个人来说,就是他所感觉到的那个样子。
——柏拉图对普罗塔格拉言论的解释
材料三:黑格尔评价“人是万物的尺度”这种思想时说:“这是一句伟大的话。”
标签:高二历史说课稿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