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9-21
人类对机体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机制的认识是怎样逐步完善的?
师生共同分别明确:(可PPT演示)
从贝尔纳的推测(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到坎农的解释(在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然后到现代观点: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作用。
再次熟识稳态的概念(整合教科书中的概念要点):
人体的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提出继续思考的问题:
稳态既然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这样完善的调节机制下维持的,那是否意味着内环境稳态一定不会出现失调的情形呢?
启迪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经历,探讨问题
如:军训时,环境温度持续高达39℃,班上有同学出现中暑现象……
又如:糖尿病人因胰岛B细胞受损,自身调节功能出现障碍,而导致内环境成分中血糖浓度过高。
简短小结:
通过这些现象充分说明稳态失调带来了疾病,进而影响人体的健康。可见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板书: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带着学生联系生活现象思考,师生互议:
现象1:发烧的经历与原因初探,从酶促反应的角度思考有关问题:为什么会出现食欲不振、身体乏力等症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还有哪些?
现象2:某同学在上午第5节课时,因低血糖而晕倒,送到医务室医生立即给刘欣静脉注射了葡萄糖溶液,很快就舒醒了。这个事实说明什么?
现象3:平原地区生活的人们初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大气中氧分压偏低,导致人体内缺氧……)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课堂巩固与练习:
知识要点归纳和习题练习:(见PPT)
(注意:要根据所教学生的认知层次,确定习题练习的难度,可初步跑马观花接触高考试题,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高考要求。)
结课并释疑:
刚上课是播放的视频“尿毒症”,患者依赖血液透析仪维持了内环境的稳态,延续了他们的生命。可我更希望咱们都能远离尿毒症等稳态失调的疾病。
布置课后延伸学习的内容:(辅以PPT画面激励)
查阅资料,收集与内环境稳态失调有关的疾病及其预防措施,并以小组为单位制作1期以“内环境稳态与健康”为主题的宣传小报。
老师可把各小组的作品收集起来在校内举办一个展览活动,向全校师生宣传有关健康的知识,增强人们的健康理念──人生因健康而更加精彩!
观看并思考
思考与回答:尿素、尿酸等代谢废物增加。
进入学习状态
开始进入思考
阅读表中各项数据,
以学习小组进行数据的逐项对比分析
小组讨论,分组交流
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进入思考状态
分小组进行实验操作,
分工合作,相互交流。
分组实验操作
用投影仪分组展示实验所得的数据及曲线图,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结论,达成共识。
自主活动,取出准备好的学习资料
用投影仪展示课前调查的结果: “体温的日变化规律”的调查报告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分组汇报:
1.同一个人的体温在24小时内变化不大。
2.不是!只有人在健康时体温才在37℃左右。
3.外界环境温度对体温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
回答:0.9% Nacl溶液。
观察、思考
简单分析并回答:
浓度过低导致红细胞吸水胀破;浓度过高导致红细胞失水皱缩。
内环境的渗透压只有维持相对稳定,细胞才能保持正常形态。
阅读教科书P.8,勾划出概念要点
联系自身了解相关的器官和系统名称。
相互小议,形成共识: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的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基础。
自主阅读,了解有关史料
答:稳态就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在教科书中完成稳态概念的书面整合
联系生活实际,各自发表意见,小组合作交流:
环境变化小,内环境波动较小,仍能维持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激烈,超过自身调节能力,内环境的稳态也会遭到破坏。
小组交流,形成共识: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合作交流得出共识:正常体温和适宜pH是人体内的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
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血糖过低会导致供能不足,而引起低血糖等症状。
完成课堂检测题。
课后可分小组进行准备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激励学生
提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训练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展现并学会合作学习
加强实验操作技能过手训练
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引导学生注重调查报告的编制,并初步学会对数据进行分析。
体验合作学习和成功的喜悦
冷静思考、注重观察和分析
师生合作
了解自身并学会关爱自身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在思考中进一步理解核心概念,初步学会怎样整合知识
通过问题和病例简要分析,升华对概念的认识
再次学习怎样内化知识
及时反馈,力图提高知识目标的达成度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2011年四川省高中生物优质课展评活动”中的课题之一,为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有所得,在教研组全体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对该课题的教学内容进行研读和分析、课前对学情的简要调查(例如,安排学生课前完成“体温的日变化规律”的调查报告等),制订了比较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然后在参赛学校上课前,又和南溪一中同学进行了简单的见面和对话,对原订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再次进行了适度的调整。
由于本节课的主要特点之一是非常贴近生活,所以我选择从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入手,通过设置4个问题探讨,鼓励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并参与讨论交流。从课堂学习氛围看,同学们的思维相当活跃,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尤其是各小组对课前的体温调查报告的分析、讨论激烈有序。
由于在课堂教学中插入了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并且分小组进行,全班同学基本上都能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实验的有序操作,并得出基本正确的实验结果。在实验结果的分析过程中,我注意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进行分组汇报、相互评价和成果共享,使课堂的学习气氛达到高潮。
由于本节课在选题上既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过手练习,又有意识选入少许有一定深度的拓展习题,较为明显地体现出了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这两个方面。
由于第一次尝试新课程内容的教学,我特别注意到通过不同方式向一些有教学实践经验的老师虚心求教。在怎样处理教学的重难点时,课案的实施考虑到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进行思考,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要因情而调、形式多样。如安排学生课前完成体温日变化规律的调查报告,课堂上组织学生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课堂中穿插实验的简易操作,指导学生阅读、思考教科书中的重要语句,以及列举学生亲身体验的一些生活经历等,来帮助学生完成“稳态”概念的完整理解和对稳态重要意义的认识。
在教学课案的实施过程中,尽管有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但也暴露出了一些明显的不足。例如,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上,还可以对教科书进行大胆一些的处理,充分利用好教科书这个最基本的课程资源;还有就是过高估计了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课堂中学生个别小组没有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因此,增加课前预实验的准备,提倡学生之间互学互教,加强合作和交流,显得更有必要。
相信大家对于上文提供的高二上册生物内环境与稳态说课稿怎么写相关内容一定仔细阅读了吧?祝大家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标签:高二生物说课稿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