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编辑:qinh
2010-10-18
2010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考试(以下简称“国考”)是申论考试史上的里程碑,2009年10月发布的《考试大纲》对申论测查要求做出了革新,将试卷按职位层级一分为二(省级以上、市级以下),市级以下试卷新增“贯彻执行能力”的考查,引起了考生和社会各界的强烈悬念。当年的考试不仅忠实地执行《考试大纲》的新要求,而且在命题上、阅卷评分上呈现出新特点,预示了申论考试的新走向。
根据2010版大纲和当年的考试情况,专家大胆预测:2011年国考申论考试,必将沿着去年大纲革新开辟的方向继续前行。考生要立足去年考试的特点,把握“稳中求变”的规律,理清备考思路,抢先一步抓好复习,以先发优势确保赢在起点。
2010版大纲新亮点
考试大纲是考试命题与考生复习的基本依据。2010版国考《考试大纲》对申论的介绍具有鲜明的亮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十分抢眼,不仅决定着考试的命题和评分,更引领着考生的备考方向。
一、定位申论为能力考试
《大纲》“申论介绍”部分开宗明义,指出“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首先,这表明考试组织者将申论定位为一种能力考试,目的是测查应试者从事机关工作的能力和潜质。这从根本上为考生的复习准备指明了方向,必须注重培育和强化自己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
其次,《大纲》规定“申论为主观性试题”,明确揭示了申论考试的性质,是一种全部由主观性试题构成的考试,其评分有参照标准、无固定答案,存在阅卷者主观取舍和自由裁量的空间。这警示了考生必须脱开“万能模板”、“标准答案”的束缚,有规则、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才能,向阅卷者全面展示适应机关工作的能力和潜质。
再次,《大纲》规定了申论的试卷结构,“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表明申论试卷是一种稳定的多要素集合体,以“给定资料”为基本条件进行作答。依托“材料”而“申论”,要求考生具有“引申性”的思维,即定向化的发散思维,在特定的方向上对特定问题展开思考,“有所依据而又有所发挥”,这决定了考生的思维必须是反套路、反僵化的。
最后,《大纲》规定了“按级分类”的原则,“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明确宣告了国考申论考试将设置省级与市级两张试卷,报考不同级别职位的考生,分别作答本类试卷。通过加大两类试卷的区分度,既能够提升试题的针对性和测查精确性,也避免了原来不同级别考生在同一张试卷上选择性做题的出错可能,从而达到更准确地识别人才能力的目的。
二、清晰界定五大能力
新版大纲对省级和市级试卷所要测查的能力做出了清晰的界定,其中省级和市级各考查4种能力,其中3项能力基本相同:阅读理解、解决问题、文字表达,2项能力完全不同,对省级考生有综合分析能力的要求,市级没有;市级考生有贯彻执行能力的要求,省级没有。在测查能力上呈现出差异化,为两级试卷分别设置不同的试题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省级与市级试卷测查能力对照表
这些测查的能力项目都不是无端设置的,每一项能力要求都对应着试卷上的一种或几种题型,其中对阅读理解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更是贯穿在每一种题型之中。
三、引导考生重视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提升
由《大纲》表述可以清晰地得出一个印象,申论考试的根本性质是“能力测试”,而能力本质上是内源性的,只能是“所有者”自身具备的,而不是外来力量所灌输和强加的;能力产生的来源在于勤学苦练和社会实践,在于把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技能和思维方式,只有自己领悟到了、掌握住了、运用自如的力量,才可以应对一切问题。任何从外部灌输到考生身上、需要考生背记的“条条框框”式的东西,企图代替考生本身的积累和思考,都是反科学的,越是自称“能够解决一切问题”,越是“一切问题都解决不了”。因此,《大纲》对考生一条根本性的启示,就是:不要迷信任何“万能模板”,切勿被条条框框窒息了灵性生机,自己掌握了知识、具有运用知识的能力,就能走得长远;背着条条框框走路,一定走不长远,如果背的是拙劣和错谬百出的“模板”,还会走进陷阱。因此,考生的备考一定要回归正途,注重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走依靠自己解决问题、活学活用知识和方法的光辉大路。
标签:经验心得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