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工商管理 > 企业研究论文

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思考

编辑:sx_chenl

2016-09-22

本文讲述了关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内容,供大家参考,接下来一起仔细阅读下吧。

[摘要] 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本文剖析了我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问题:投资规模小,力度不大;缺乏具有技术创新、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项目,等等,并提出了一定的解决方法,从而为我国企业积极贯彻走出去战略,更为有效地扩大对外直接投资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 外资;企业;国际直接投资;跨国公司

2007年9月2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四十四次集体学习时,中共中央总书记******指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必须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坚持扩大内需方针的同时,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参与经济全球化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显然,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

一、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状况

多年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截至2006年底,我国实际吸收利用外资累计达8776亿美元,其中2006年实际利用外资684亿美元,2007年1—10月实际利用外资539亿美元。外资的涌人大大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使我国许多城市和地区真正实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宏伟发展目标。随着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对外资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我国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已经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资本关注的一片投资热土,越来越多的外商将中国列为其投资的首选地之一,现在已经有来自全球108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在我国累计设立了数十多万家外商投资企业。《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家着名跨国公司正不断地将其投资项目和地区总部放在中国大陆,中国正逐渐成为世界着名跨国公司的集聚地。

外资在我国的投资基本上涵盖了汽车、通信、钢铁、石化和精细化工、家电、电站设备等工业支柱产业和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三大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普遍具有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强、出口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特点。对我国的产业机构调整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也为我国的企业做大做强自身,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和挑战。

吸引和利用外资,是促进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的结构升级和国内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但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必然,“引进来”与“走出去”两者资金流向截然相反的经济发展,实际上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达到科学发展的具体表现。从相互促进关系、资源配置效率和适应国际发展新趋势等方面来看,吸引和利用外资和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即所谓“引进来”和“走出去”在深层次上具有本质上的统一性。近年来,我国企业逐步走向世界,实现对外投资,跨国经营。2006年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达161亿美元,2007年上半年对外投资达78亿美元。截至2006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金额累计达733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累计10000多 家 ,投资目的地多达167个国家和地区。投资涉及海外的资源、能源、制造、家电、餐饮、酒店等多个领域。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地对外投资,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不断地做大做强了自己。例如:海尔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生产基地1999年4月30日奠基,2000年3月建成投产,设计年产能力为50万台,在美国冰箱企业中排名第六。由此,标志着海尔集团第一个“三位一体本土化”的海外海尔诞生。随后海尔在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伊朗等国家建厂,生产海尔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目前,已建成的海外工厂有13个,贸易中心18个。海尔产品已达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但是,根据商务部公开的统计资料,我们汇总比较后感觉到: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还有很多的路要走,发展空间还十分广阔。

国际经验表明:一个成熟的经济体,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其对外投资额与吸收外资额的规模一般应保持在1:1.1左右的水平。这样有利于国际资本的双向流动,有利于形成资本流入与流出的动态平衡,有利于经济体纳入资本全球化的潮流。

二、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有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企业对外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我国的实际利用外资势头相比,特别是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规模,投资力度相比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

我国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存在的比较大的问题是:1.很少形成投资规模,投资力度不大。这与跨国公司在我国,在我国的投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缺乏具有技术创新、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项目,产品或行业多数仍处于初级业态或单纯性服务。如贸易、建材、农牧、远洋捕捞、旅游、咨询服务等行业很难做大做强自身。 主流投资设立的生产加工型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南亚一带。这直观反映出我们对东南亚、南亚在制造业企业上的设备、技术、管理等几个方面存在着比较优势。但是那里一些国家的劳动力素质较差,责任意识不强。例如在泰国和柬埔寨的工厂经常面临工人缺岗,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另外,一些国家假期时间过长。例如柬埔寨一年当中假期就占六、七十天,企业根本承担不起停工的成本损失。还有些国家政府腐败,官员贪污受贿盛行,导致境外企业经常要支付大量的关系疏通费,才能保证企业正常投资、运行。 生产等运转过程中缺乏复合型的涉外经济人才。境外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拥有通晓国际经济运行知识、懂技术、会外语、精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那些对生产经营尤其是生产工艺、技术设施、质量控制等非常熟悉的,而外语基础又好的国内企业员工,但是由于国内企业复合型人才十分短缺,甚至根本无人可派,严重制约了境外企业的发展壮大。

此外,还有支持政策还不够完善,保障措施落实不够以及报批水平审批手续不及时等问题。

三、解决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的思路

综观国际上在东道国具有投资力度,能够形成投资规模都是跨国公司所为。我国企业要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力度,形成投资规模,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我国有一些工业的传统的制造业发展基地,历史形成了其在我国工业发展中的不可动摇的地位。为此,我们应该在国家政策的积极扶持下,在外资积极引人的作用下,不断地调整其产业结构,提高技术和生产能力, 在能源、汽车、通信、钢铁、石化和精细化工、家电、电站设备支柱产业内精心地培育一批跨国公司。具体做法可以是:首先,以行业内某一技术领先,效益良好的企业为龙头(最好是上市公司),重组或整合行业内外其他或相关的公司(如:纵横向都能形成产业链的公司和一些关联公司)形成一定规模的集团公司。其次,集团可以从国内外引进投资和战略投资人(上市公司可以尽可能的实现整体上市)。这样既可以实现股权多元化(但必须自己控股),减少风险,又能够融到投资所必须的资金。而一旦引人了国外的战略投资人,企业在资金有了一定的来源的同时,还会有一定的技术,管理的支持,还会有一定的拓展渠道的支持。企业的国际知名度也会提升。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国外的战略投资人的选择应该是谨慎认真的,应该是以降低企业生产发展的非系统风险为前提的。其三,投资目的历来是企业投资方向的主题。以制造业为基础的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在技术,管理等方面应该说存在着比较优势的限制,因此在对外投资初期应该以境外的市场,以获得境外的资源能源、销售渠道为方向,以境外现有的市场资源,在时间上,空间上以最短的距离推广自己的品牌。收购和控股境外企业的方法是企业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有效途径。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