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工商管理 > 企业研究论文

论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理念与方法

编辑:

2016-09-22

三、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当前及今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关系问题。

1.发展的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 。事物的发展是平衡与不平衡的统一。一般说来,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事物的发展总是从不平衡到平衡,再从平衡到新的不平衡的过程。矛盾的不平衡原理表明,在事物发展中总是存在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运用这一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形成了“两点论”和“重点论”。所谓“两点论”,就是在认识事情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非主要矛盾;在分析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看到矛盾的非主要方面。所谓“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分析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两点论”和“重点论”是密切联系的。在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只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才能做到既全面,又善于抓重点和主流。目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收入分配之间,不仅存在不平衡的问题,而且相对差距还有拉大的趋势。因此,要正确处理平衡与不平衡的问题。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是贯穿于整个发展全过程的经济发展就是重点,而有些方面过去可能不是重点,但是随着发展进程的变化,其重要性日渐凸显出来,如果不予以足够的重视,可能会影响整体的发展,这也就成为了重点。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发展,但并不是不要重点;要求平衡协调,但并不是搞平均主义。科学发展观,是从过去单纯追求某一方面某一地区某一行业的发展转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上来,这是我们党在发展观上的重大进步。 局部与全局的发展关系。局部与全局发展的关系,这实际上是一个中央与地方、统筹与兼顾的关系问题。所谓统筹,就是要统一筹划、统一整合;所谓兼顾,就是在突出某一重点时要顾及到各个方面。统筹就是为了兼顾,统筹就是为了整合,统筹就是为了协调。一句话,统筹就是在我们这个近13亿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从社会群体的角度看,就是要解决不同社会群体特别是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不平衡问题。没有这种强弱合理的平衡,社会就难以保持稳定,社会的协调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因此,要统筹发展就要统筹不同群体的利益,既做到追求效益也要兼顾公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既不能因为局部的利益影响整体的利益,也不能因为整体的利益而不顾局部的利益。统筹兼顾,就是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正确地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协调好改革和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站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的高度考虑问题,合理安排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布局。 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关系。这实际上是一个发展与环境、当代与后代的关系问题。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就是既要重视当前发展,也要考虑长远发展,不能只顾当前,牺牲长远。要从长远利益出发,从当前的基本国情出发,从当地的基本情况出发,坚持既要经济效益,也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既要当前开发,也要长远发展的原则。不能为了眼前利益,一味地搞“大工程”、“大项目”,更不能脱离实际劳民伤财。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当前和长远的关系,一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盲目“创奇迹”;二是要合理利用资源,不能以破坏和浪费资源为代价;三是要生态平衡,不能以污染环境为代价;四是要着眼未来,不能剥夺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必要条件。

4.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处理好这个关系必须合理划分政府和市场各自作用的范围,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转型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当前经济社会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也大都同政府改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条件下,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失业压力,如何把贫富差距约束在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公众所期望的限度内,如何逐步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的严重差距,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越来越迫切要求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全面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 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关系。由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的不同,人类社会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文明: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工业文明立足于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而生态文明则要求人类寻求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因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基于对工业文明中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的反思。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原始采集、狩猎和农耕文明阶段,直到200多年前,工业革命开始席卷西方世界,工业文明迅速成为占据支配地位的文明形态。在为人类带来空前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建立在资源、能源大规模消耗基础上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给工业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今天繁华的世界,是工业文明的产物。但是现代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工业文明,而是应该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应该超越工业文明那种建立在资源扩张型基础上的发展模式,探索出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把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中国,没有工业文明的推进,就不可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发展工业文明不注意生态文明建设,势必导致资源、环境、生态的破坏,最终导致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融合,对保障中国的长远发展和维持全球生态安全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注释:

①******: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2-13.

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5.

③******: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2.

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2-23.

⑤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着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

参考文献:

[1]程恩富,等.科学发展观与市场经济(笔谈)[J].江西社会科学,2007,(10).

李文慧.科学发展观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J].中国发展观察,2007,(11).

傅伯言.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J].江西社会科学,2006,(1).

王清.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要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07,(31).

姚红星.对科学发展观统领作用的理解与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6,(8).

李荣山.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内涵[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4,(6).

那么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理念与方法的内容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精彩请大家持续关注我们网站。

相关推荐:

关于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  

关于企业知识共享的复杂性分析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