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教育学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新课标下对推动名著阅读的作用探究

编辑:sx_houhong

2014-05-19

新课标下对推动名著阅读的作用,初中学生名著阅读的质与量跟《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去甚远——名著阅读依然是个“大问题”。

名著是人类优秀文化与思想的结晶,阅读名著是中小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新课改以来,初中学生名著阅读的质与量跟《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去甚远——名著阅读依然是个“大问题”。

一、原因探微

名著阅读依然是“大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固然有“读的层面”的原因:家长、教师、学校的认识偏颇导致阅读环境不宽松;学生的学业超负荷导致阅读条件不具备;教师的督促引导缺乏,导致学生阅读驱动力不足。但这里我们主要探究来自“考的层面”的原因:当前各类质量检测、学业评价卷中名著阅读题的考查内容与形式对阅读促进构不成足够的动力。

1.名著阅读考查题占分权重过小

从2011年全国各地中考卷看,120~150分(个别总分为100分)的总分中,大部分试卷名著阅读考查题占分为3~5分,有的甚至只有2分或干脆不设此类考题(如四川、湖北等省的有些地市),只有福建、广东等省的几个地市的考卷中出现10分(或以上)的分值。

这样的分值,相对于课标要求的“260万字,每学年两三部名著”的阅读量自然感觉分量太轻。而对于那些对名著阅读缺乏长远认识的家长、教师、学校领导来说,更是增加了限制学生阅读的理由。

名著阅读考题的权重过小,极大地挫伤了学生、教师、家长开展(或推进)名著阅读的积极性。

2.考题检测要求不深入名著内核,不能查考真实的阅读经历与体验

分析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卷,名著阅读题的命制普遍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情况:

1.不涉原著文本,简单组合信息

这类题目不出现原著文本,只出现一些常识性的信息,一般以连线题、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来检测所谓的“阅读情况”。学生应考,根本无需阅读原著,只需凭妇孺皆知的常识和印象,或在考前记背讲义就能顺利得分。

例:2011年浙江某市中考卷第6题

选出下列作品、人物、性格特点搭配正确的一项( )。(2分)

这类考题在近年各地的中考试卷中呈减少趋势。

2.要求太过“主观”,检测“个性解读”不着实处

这类考题有的没有原著片段,有的虽有片段选文,但设题上要求太过“主观”,学生完全可以凭“仁者见仁”的个性化看法来解题,海阔天空地来谈“感受与分析”,给分的依据也游离于名著的具体内容。这样的考题,阅卷教师大多也只能凭感觉“酌情给分”,学生的回答看似有些道理,但很难由此判断到底是否读过原著。

例一:2011年山东某市中考卷第7题

请仿照以上书评的形式(示例略),为下列名著写上精彩的书评。(可以从作品的主题思想、主要内容、艺术特色以及自己的阅读感受等方面来写)(3分)

①《水浒》:

②《骆驼祥子》:

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例二:2011年福建某市中考卷第17(2)题

鲁滨孙在逆境中的“自勉自慰”给了你哪些启示?

这类考题从命题意图来看有其合理性,旨在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熟悉程度和理解内化情况,并真正促进学生“读有所得”。但结合这些试题的参考答案看,这样的试题是缺乏检测信度的,在考试和阅卷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令命题者意想不到的偏差,因而达不到考查的目的。相反,会给学生、教师一种错误信息:既然这样考,何必非得去读原著?

3.设问囿于选文,考法类似常规现代文“课外阅读”

这类考题有较长的原著选文,解答离不开原著文本,但考题的设问基本同普通现代文阅读的精读题。

例:2011年广东某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第17~21题

(《童年》选文略。)

17.与三个小男孩结为玩伴前,“我”做了哪些事?请分点概括。(5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