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gk
2014-11-28
关国语言哲学家约翰·舍尔对英国哲学家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做出了进一步的发展。本文着重介绍舍尔在《意向性:心智哲学论文》中阐述的意向性理论,以下就是由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的试论舍尔的意向性理论。
舍尔在《言语行为理论:语言哲学论文》一书中继承并发展其尊师J. L.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所以自1969年出版以来,一直被视为语言哲学的经典着作(有关舍尔的言语行为理论,请参考拙作《舍尔的言语行为理论》,见《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四期)。舍尔此后又连续出版了三部论着,分别解决了与言语行为有关的三个语言哲学问题;《表达与意义》解决了言语行为理论框架内的问题:言语行为的分类、间接言语行为、字面意义等;《意向性:心智哲学论文》阐明了言语行为理论的哲学基础,即心智哲学问题—意向性;《言外示力逻辑基础》完成了言语行为理论的形式化,即运用当代逻辑手段,尤其是集合理论,使言语行为理论形式化。
舍尔一向认为语言哲学是心智哲学的一个分支。他的言语行为理论就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言语行为只是人类行为的一种形式,但却可以作为例证来说明人类心智(或大脑)建立人作为有机体与外部世界联系的能力。换言之,言语行为表征外部世界事物和状态的能力从生物学意义上讲是人类大脑最基本的能力,是人类大脑联系人类自身与外部世界的普遍能力的一部分或延续。
一、意向性的实质
意向性即针对性:意向性是许多心理状态或事件的属性;这一属性使心理状态或事件直接针对或有关外部世界的事物或状态。例如,如果有一个信念,那它一定是相信什么,或处于什么状态;如果有一种恐惧,那它一定是害怕什么或害怕什么将要发生;如果有一个意图,那它一定是想要去做什么。总之,它们都是针对或关于某事或某事物的。但是并非所有心理状态或事件都具有意向性,例如某些形式的、莫名的紧张、兴奋、忧虑、压抑等就不一定针对或关于什么事情。所以对意向性状态总是可以提出这样的间题:该意向性状态是针对或关于什么的?如到底相信什么、企望什么、想干什么?却不能够回答:仅有个信念、愿望或意图,但却不相信、企望或想干什么。而对于那些非意向性状态,却可以说,只是感到紧张、兴奋、优虑、压抑等,然而却不针对或关于什么事情。其次,意向性不同于意识。许多意识状态并无意向性.如莫名的紧张、兴奋、优虑等。而有些意向性状态却可能是无意识的,如一些无意识的信念,即迄今为止非有意识地形成或考虑过的信念。所以意识状态与意向性状态部分重叠,但却不等同。再者,意图、意使、意指只是意向性的一种形式,与信念、愿望等相同。舍尔的意向性有它的特殊哲学含义,即它的针对性。
标签:其它理学论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