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精品学习网论文网为您提供各类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产后访视是住院分娩服务的延续,对于母亲的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做好产妇产后和新生儿访视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产妇产后和新生儿的访视可了解产妇的生理、心理、喂养及护理新生儿情况,以及新生儿的健康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给予健康教育指导,促进宝宝健康成长,利于母亲身体恢复健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8月到2010年12月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共访视分娩出院回家休养的产妇112例,年龄在22~42岁的初产妇及经产妇。文化程度最低为小学,最高为硕士研究生。人群包括城镇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工薪阶层、个体户等。居住面积从20~150平方米,环境从建筑工棚至别墅不等。新生儿115人(包括3对双胞胎)。分别在产后7天、14天、28天进行产后上门家庭访视保健服务。
1.2 访视内容
1.2.1 产妇一般情况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精神状况、饮食、睡眠、大小便、子宫复旧情况;会阴伤口愈合情况,有无红肿及分泌物,恶露的颜色、量、性状、气味是否正常;剖宫产者,检查腹部切口愈合情况,有无红、肿、热、痛;母乳喂养的体位是否正确,乳房有无红肿、硬结,乳头有无皲裂,乳汁量的多少、乳腺管是否通畅等情况。
1.2.2 新生儿的一般情况 了解新生儿体温是否正常、面容是否红润,精神和反应状况;询问并检查黄疸程度,黄疸消退时间,皮肤有无湿疹、感染和臀红;口腔是否正常,食欲、喂养、营养及生长发育情况,大、小便及睡眠情况;脐带是否脱落,有无出血及感染。
1.3 访视方法
1.3.1 访视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产科及儿科临床工作经验,扎实的护理理论水平;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临床工作10年以上年龄35~45岁,独立工作能力强,处理问题果断,具备母乳喂养教育执照和主管护师职称,能正确评估产妇和婴儿身体和心理状况。
1.3.2 无论母婴,均自出院起每周访视一次,平均3~4次,访视形式采取免费上门访视或电话随访,其中电话随访率100%,上门访视率56%。如有母婴异常者,增多访视次数,凡在访视过程中发现母婴异常而无法在家中处理的,积极动员母婴回我院治疗;能在家中处理的当即行医学处理,消除隐患。
2 健康教育
2.1 产妇健康教育指导
2.1.1 环境及个人卫生指导 因产妇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及经济条件,年龄职业不同,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也不同,针对访视中发现部分产妇以遵循传统“坐月子”的习惯,门窗紧闭,穿着厚厚的衣服,戴着帽子,只见面部露在外面,在“坐月子”内不梳头、不洗头、不洗澡等。针对这些情况,向产妇及家属讲解产后修养环境及个人卫生对产后康复的重要性。产妇需要一个冷暖适宜、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并维持室温在22~24℃为宜。室内空气要保持新鲜,经常通风换气,但应避免直接吹冷风。产妇出汗多,应经常用热水沐浴,但禁止盆浴避免上行感染。
2.1.2 饮食指导 产妇经过怀孕和分娩,能量消耗大,需要有足够的营养来补充。同时为促进乳汁分泌,满足泌乳活动所消耗的热能及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产妇的饮食应为高蛋白的平衡饮食,不需增加脂肪的摄入量。 因产妇活动少,孕期体内储备了一定量的脂肪。但也不能过少,因为高质量的脂肪有利于婴儿大脑的发育,产妇应多吃汤类,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禁忌药物。
2.1.3 心理保健指导 由于产后激素分泌的剧烈变化,分娩的疲劳和痛苦,感情脆弱,依赖性增强,产后对孩子的担心,生活环境的改变,家庭关系的变化等因素,使一些产妇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严重者可发展为产后抑郁症。因此指导产妇注重休息和营养,尽快恢复体力,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对产妇的不良精神刺激,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等,防止不正常的心理因素发生。
2.1.4 计划生育指导 产后6周内禁止性交,6周后采取避孕措施。告知产妇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避孕方法。
2.2 新生儿健康指导
2.2.1 新生儿日常护理指导[1] 指导产妇每天给新生儿测体温2次,若出现病情变化,及时送医院就诊。另外告知产妇每天给新生儿沐浴1次,以清洁皮肤,同时进行体格检查,注意观察皮肤是否红润、干燥、有无皮疹、脓疱疮等,新生儿黄疸是否消退等。每次沐浴后把新生儿头上及身上的水擦干,尤其是皮肤皱折处,然后在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抹上爽身粉。保持脐部干燥清洁,每次沐浴后,教会产妇给新生儿进行抚触。抚触可以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有利于母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2.2.2 新生儿啼哭的观察指导 当新生儿伴有导致机体
痛苦不适的任何疾病时,亦可出现不同形式的啼哭。如面色正常,哭声洪亮,哭久后声音逐渐变弱,哺乳后哭声立即停止,此系饥饿性啼哭。如出现烦躁而颤抖的尖声哭叫,并有难产或分娩损伤史者,常提示颅脑损伤。哭声低弱、呻吟伴有面色青灰、呼吸急促、精神萎靡,应警惕有心肺功能异常或衰竭的可能。根据哭声高低、强弱、持续时间的长短及其他伴随症状,分析啼哭的原因,及时给予相应处理,常能有效地挽救新生儿生命。
2.2.3 新生儿大小便的观察指导 新生儿生长发育有赖于良好的喂养,而大便的性状能提示喂养情况。故每天更换尿布时都要观察大小便次数,大便性状及量,如消化不良时,大便呈黄绿色、稀薄状,次数多且粪少分开;如摄入蛋白质多时,大便硬结、块状,粪臭味浓;进食不足时,大便色绿量少,次数多;肠道感染时,大便次数多,溏薄或水样,或带黏液,脓性,粪便腥臭,此时新生儿厌食、呕吐、腹泻、烦躁不安,发热甚至嗜睡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