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精品学习网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摘要】罗素在儿童公平意识与慷慨品格的培养方面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在儿童的教育中,不能以自我牺牲寻求公平;不能以道德说教来处理公平问题;只能在儿童聚集之处施行公平教育;必须正确引导儿童的所有权意识并在实践中培养儿童的慷慨品格。这些教育思想和理念,对于我们现代教育改革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罗素;儿童;公平意识;慷慨品格;培养。
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1872~1970),是20世纪最负盛名的英国哲学家,同时,他也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散文作家、教育思想家和教育活动家,享有“百科全书”式思想家之称。罗素的很多教育思想、理念,对我们现代教育改革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罗素晚年得子,对孩子钟爱有加,且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他的儿童教育观主要体现在1926年出版的《教育与美好生活》中,罗素提出“品格教育必须始于诞生之时”,强调6岁以前是品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对6岁以前的儿童教育,主要是进行品格教育。他对作为早期品格教育任务之一—儿童公平意识与慷慨品格的培养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总结和重温他的观点对目前我国儿童公平意识与慷慨品格的培养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一、不能以自我牺牲寻求公平。
罗素认为,儿童普遍具有自私的本能。在幼儿园,儿童的自私表现得很明显,如果由着孩子的性子,大孩子就会抢小孩子的玩具,还要求享有成人更多的关注,且总是要满足自己的愿望而不顾更小的孩子的失望感。这时人的自我就像气体一样,只要没有外在压力的约束,就会膨胀起来。在这方面,教育的目标就是让外在压力在孩子的头脑中形成习惯、观念和同情心,而不是让外在压力成为责打和惩罚。在罗素看来,每个人在世界上维护自己应得的利益不是一种罪恶,也不应为此感到有什么不道德的地方,不能将自我牺牲作为寻求公平的目标。在教人作出自我牺牲时,自我牺牲作为目标似乎从未完全实现过,而在事实上,人们或者忘记自我牺牲的教导,或者只求公平却为没有作出自我牺牲而感到内疚,或者实行荒谬至极的自我牺牲。在最后一种情形中,他们会对自己作出牺牲的人产生一种说不清的怨恨感,并可能心底里要求以感激作为回报。无论怎样,自我牺牲不能作为真正的教义,以传授错误的教义作为求取美德的方法最不可取,因为谬误一旦认清,美德也就消失了。相反,公平却是可以影响全体的。因此,公平才是我们应该努力灌输到孩子的思想和习惯中的概念。
二、公平教育只能在儿童聚集之处施行。
罗素认为很难对某一个孩子进行单独的公平教育,因为成人与小孩之间的权利和愿望很不相同,他们不能对追求形成共识,且成人和孩子几乎不直接竞争同一种乐趣。而且,成年人处在孩子服从他们意愿的位置,就按自己的情况来判断孩子,结果给孩子一个不公正的判决。
真正的公平教育只能在有儿童聚集之处施行。因为在年龄相近的孩子中才存在利益相似的冲突,才有实施公平教育的真实情境,所以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应该长期独居,而应多与同伴一起学习和生活。罗素还特别强调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的私心问题,指出此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现象,因而当今非常有必要大力举办幼儿园,为独生子女提供一个集体生活的环境……三、不能以道德说教来处理公平问题。
罗素认为试图以道德说教来处理公平要求,是没有效果的。不要超越公平原则给孩子更多的东西,也不能指望孩子公平地接受较少的东西。《费尔柴德的家庭》一书中有一章“心中隐秘的罪恶”,说明了避免不公平的方法。露茜坚持说她已经做得很好了,而她妈妈说即使露茜的举止行为很正确,但她的思想是错的,并引用“人心欺骗一切事物,是极端的邪恶”。因此,费尔柴德夫人给她一个小本,让她在她表面上做得很好时,记下她心底里的、极端的邪恶。早餐时,她父母给妹妹一根丝带,给弟弟一个樱桃,却什么也不给她。她在小本上写她有一个非常邪恶的想法,即她父母爱她的弟弟妹妹超过了爱她。大人教育她,她自己也相信:应用道德纪律来处理这种思想。但道德纪律只能把这种邪恶的想法隐藏起来,在以后会产生一种心灵扭曲的结果。恰当的办法是让她说出自己的感受,父母或者也给她一个礼物,或者以她能够理解的方式来解释一时没有现成的礼物给她,她只有等下一次了,这样,父母就除了她“邪恶的想法”。真实和坦率能够解决困难,而试图以道德纪律来压抑只能使“邪恶的想法”更加恶化。
四、必须正确引导儿童的所有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