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探究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培养方案设计

2013-01-05

 【编者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精品学习网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探究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培养方案设计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非英语专业 英语学习 培养方案设计

论文摘要:根据角色定位,高职院校与本科学院在学校定位、学生培养目标、教学安排、课程设计诸方面应皆有不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问题也是理应如此。然而,可能是皆为公共课的缘故,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培养方案在现实中却与本科院校大多雷同,这不能体现出两种教育体制之间应有的区别。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存在诸多问题,正确培养方案的制定需要多方面入手,进行整体考量。

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英语越来越获得理性上的优势地位,互联网上85%的信息是用英语表达的。英语成为人们从事工作、学习和科学研究的必要工具。同时由于社会对掌握外语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大,英语能力成为一项重要的求职和生存技能。基于此,大多数国家都普遍重视英语教育,并在诸多考试中设置了英语科目,而学生也都把英语作为“主课”来对待,大学生更是花大量时间来学习英语,以应付大学四六级、研究生、自考等考试,以至于有“上N年大学就是学了N年英语”的说法,大学生英语学习状况令人担忧。高职院校学生亦不例外。因而,在当下的高职院校,就学生的学习这一主要的教学活动和环节而言,从英语学习这个节点上可以凸显和折射出各种所存在的棘手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将产生极大的“学习效率倍增”效益。

一、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既掌握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青睐。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高校到广大师生、家长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关注。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不断提高,英语教学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相比仍存在诸多问题,急需对当前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进行改革,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英语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

1.英语学习现状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存在“先天不足”──基础普遍较差、“后天缺乏”──英语学习氛围不好、激励机制缺乏等情况。学生花掉大量时间学习英语,然而效果很不理想,事倍功半。学校由于没有大学英语四六级评比上的竞争压力,也往往缺乏像本科院校那样的重视程度。这种局面带来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二是英语学习效率低下往往会引起英语学习时间的增加,并进而影响到专业课的学习和其他课外知识的涉猎。

2.原因分析

对学生的英语学习问题,高职院校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体制、机制和软环境层面的东西更是严重缺乏,一些部门作出的些许尝试也根本无法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对英语学习环境日益增长的需求。而平时掌握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较多的公共外语老师,也仅仅是从英语学习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着手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而这种指导的收效往往是非常有限的。因为英语学习与学生的语言基础、生活状况、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职业规划及学校英语学习氛围这些外在考量因素不无相关,公共外语老师仅是在英语学习自身内在层面予以指导,所以往往不能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有全面的掌握,其采取的方法也往往因为缺乏可行性而“夭折”。公共英语老师付出许多努力,然而,学生的英语水平依然是“涛声依旧”。所以,一方面学生的英语学习存在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学校、公共英语老师似乎又没有采取被证明是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加以解决;另一方面,就此问题理论层面的研究也鲜有深度的成果,即使有不多的几篇论文,往往也是出于科研的目的而不是从解决问题的初衷来定位,更是缺乏多部门联动作业、不同专业教师深度合作、英语学习过程内外两重监测及纵横双向突破的研究模式。

二、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培养了大批有专业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但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仍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这主要体现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模式、教学管理体系和教学测试手段等方面。

1.教学指导思想过分强调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忽略了语言能力的培养

一些院校对高职高专的办学认识模糊,教学目标不明确。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定位是服务于社会、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培养社会一线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一些高职院校由于对目标认识不清,把其与本科教育混淆,结果在高职教师队伍的培训及培养目标方面,都按大学本科的要求去做,尤其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忽视学生的口语及听力等基本实践能力的训练,而注重培养语言鉴赏及写作方面的能力;忽视学生的学习职业定向性和工作岗位群训练,而多以理论教学为主。

2.教学模式滞后,课堂形式单一

我国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以讲授字词、课文、语法和笔头练习为主。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控制者、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单一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与大学英语教学目的的实践性要求没有衔接,“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的现象普遍存在。[1]

3.缺乏统一、科学的英语教学管理体系

由于全国中学英语教学水平差异较大,学生的英语成绩在所有学科入学成绩中的分值差距最大,而英语教学班却按照专业分班设置,因此,各教学班中学生的英语成绩严重分化,这给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严重的困难;另一方面,不同专业的学生英语课程的安排、教材的使用千篇一律,不利于开展个性化教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