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探析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初探

2013-01-14

(二)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语文教师是教语亩的,应该注重言传身教,在语言方面应该是学生的榜样。如果教师缺乏必要的语言修养,不仅使自己的教学目的不能达到,还会误人子弟。因此,中学语言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有规范性和科学性。中学语言教学大纲中有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要求。普通话是全国各民族的共同语言,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的语言也应该是标准的普通话。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准的高低,关系着教学中的各种环节诸如正音、正字、朗读等完成的好坏。我所工作的地区是少数民族地区,是讲壮话的,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普遍较低,特别是乡镇学校,年轻教师也只能操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而有的老教师干脆就用本地话上课,有的语文教师甚至朗读课文也是用本地话,这样,使学生不能得到很好的语言熏陶,造成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普通话不准、拼音拼读不正确、朗读不规范,在词汇和语法学习方面产生了障碍。试想学生连字音都读不准,又怎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呢,久而久之,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一定的语言规律,根据所教授的内容,把饱含着教学内容的教学语言组成一系列使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符号,溶入学生的大脑机制。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充分地吃透教材,经过周密的考虑和精心的设计,把教材中点点面面的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把教材内容及教师自己的思想转化为展开的、合乎一定语言规范的,能为学生接受的语言形式,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教师、教材能在同一时间内互相沟通联系,相互融合,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和理解。

(三)语文教师教学语育的针对性和直观性

教师面对的是几十甚至上百的学生,每个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存在着年龄大小、心理素质的好坏及各人的智力不同等问题。教师要根据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的语言进行教学。语言的古板、晦涩、千篇一律必然会导致教学的失败。语文教师要想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最大的功效,只有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兴趣爱好、知识水平、思想状态等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对教材内容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