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清代公羊学的奠基人——刘逢禄

2013-02-26

刘逢禄述“张三世”曰:

《春秋》缘礼义以致太平,用《坤乾》之义以述殷道,用《夏时》之等以观夏道。等之不著,义将安放?故分十二世以为三等,有见三世,有闻四世,有传闻五世。若是者,有二义焉。于所见,微其辞;于所闻,痛其祸;于所传闻,杀其恩,此一义也。于所传闻世,见拨乱始治;于所闻世,见治,廪廪进升平;于所见世,见治太平,此又一义也。由是辨内外之治,明王化之渐,施详略之文,鲁愈微而《春秋》之化益广,世愈乱而《春秋》之文益治。

刘逢禄结合何休的“三世”说和董仲舒的“三等”说,以“等”字突出社会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强调社会历史进程是发展变化的。他在这里明确区分了“三世”的两层涵义:从表层上看,“三世”就是“所见世”、“所闻世”、“所传闻世”,即孔子根据时间上的远近不同,施以不同的书法;从深层上讲,“三世”则是“拨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文明进步程度不同。刘逢禄一再强调,这只是孔子借书法不同寄寓的一种社会进化的理想,绝不可以史来看待,正所谓“鲁愈微而《春秋》之化益广,世愈乱而《春秋》之文益治”,历史上鲁国十二公的世道是每况愈下,但《春秋》所制订的理想制度,却是愈后愈治。他举例说:“西狩获麟,于《春秋》本为灾异,而讬之以为治定功成。若是者,何哉?子曰:‘我欲讬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又曰:‘吾因其行事,而加吾王之心焉。’《春秋》之义,犹六书之假借,说《诗》之断章取义。”刘逢禄以“讬言”、“假借”,直接点明了公羊“三世”说的实质乃在借用历史事实的外壳来突显一种历史观,因而重点不在已陈之史迹,而在历史中沉淀下来的可贵的思想观念。这就反驳了古文家以不合史实对“三世”说以及公羊学的攻讦。

刘逢禄还从其它经典寻找“三世”说的影子,证明孔子不只在《春秋》中寄寓有“三世”理想,从而提高“三世”说的可信度:

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易》之六爻,《夏时》之三等,《春秋》之三科是也。《易》一阴一阳,乾变坤化,归于乾元用九,而天下治要,其终于《未济》,志商亡也。《诗》、《书》一正一变,极于周亡,而一终《秦誓》,一终《商颂》,《秦誓》伤周之不可复也,《商颂》示周之可兴也。《夏时》察大正以修王政,修王政以正小正,德化至于鸣隼,而推原终始之运,本其兴曰“正月启蛰”,戒其亡曰“十有二月陨麋角”。《春秋》起衰乱以近升平,由升平以极太平,尊亲至于凡有血气,而推原终始之运,正其端日“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著其成曰“西狩获麟”。故曰:治不可恃,鸣隼犹获麟也,而商正于是建矣。乱不可久,孛于东方,螽于十二月,灾于戒社,京师于吴、楚,犹《匪风》、《下泉》也,而夏正于是建矣。“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圣人以此见天地之心也。

我们看到,刘逢禄从《易》、《诗》、《书》、《大戴礼记》中找到了阴阳、正反之变化,治乱、兴衰之演变,以之与《公羊》“三世”相印证,并得出了“治不可恃”、“乱不可久”的结论。没有永恒的盛世,但也不会有长久的衰乱,在警醒世人的同时,也提供一种希望。他讲到了夏正、商正的建立,讲到了周之所兴与周之所衰,更引孔子“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之语,说明一兴一衰是任何朝代也逃脱不了的命运。刘逢禄已经看到了清王朝由盛而衰的危机,朝代兴衰正是刘逢禄最为关切的话题!他说孔子“愀然以身任万世之权,灼然以二百四十二年著万世之治”,“愀然”、“灼然”的孔子大概正好就是刘逢禄忧心现实的写照。

在刘逢禄的“三世”说中,明显少了一份社会不断进化的味道,更多强调的是兴衰的不断循环,正所谓“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我们下面也可以看到,他把理想社会仍然聚焦于三代,这只能说他过于执着于现实的起衰救弊,而缺乏一种哲学家的思维。

盛极必衰,衰极必治,兴衰更替是历史运行的规律,但在刘逢禄那里,人们在历史进程面前并不是消极等待,而是可以积极地推动社会的变化,由衰转盛,这就必须依靠“通三统”和“异内外”来实现。他说:

三王之道若循环,非仅明天命所授者博,不独一姓也。天下无久而不敝之道,穷则必变,变则必反其本,然后圣王之道与天地相终始。故正朔必三而改,《春秋》因损文而用忠。文质必再而复,故《春秋》因变文而从质。受命以奉天地,首建五始。至于治定功成,凤皇来仪,百兽率舞,而韶乐作焉,则始元终麟之道,举而措之万世无难矣。

“通三统”的核心就在于一个“变”字,社会是变化的,人世的制度也要相应地及时变革。刘逢禄从“通三统”中慧眼独具地挖掘出“天下无久而不敝之道,穷则必变”之义,警示世人走出盛世的旧梦,面对衰败的现实,对那些弊端丛生的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只要遵循“通三统”之义,因时改制,社会必然会由乱而治,终能“治定功成”,到达太平盛世。所谓“始元终麟之道”也就是拨乱、升平到太平的“三世”进程。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