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需说明的是:
《资治通鉴》卷一六四梁大宝二年十月记萧循为梁、秦二州刺史。《周书·文帝纪下》记循为梁州刺史。我认为萧循应为梁、南北秦三州刺史。这是因为上文已言《梁书》卷五《元帝纪》载太清元年萧绎“都督”的“九州诸军事”的九州中有“梁南北秦”三州,此三州即为剑北之地。《资治通鉴》记循为梁、秦二州刺史,是据旧籍所记循之官,而此官非大宝二年之时循所任者。我这样说,是因为《南史》卷五二《萧修(循)传》说“修(循)为梁、秦二州刺史”,“在汉中七年”。循力屈降魏在大宝三年(公元552年)五月。可知,循为梁、秦二州刺史是在大同十一年(公元545年)或中大同元年(公元546年)。其始任此职之时,有秦州,但秦未分南北。至太清元年(公元547年)乃有秦州分南北之事[5]。至于《周书·文帝纪》载循为梁州刺史,应是举循所任职中最重要者的原故。
大宝二年十月至大宝三年三月(侯景败亡之前)之间,萧绎主要要对付的是侯景,自然就无暇顾及西部剑北的局势。而在此期间,北齐虽在原东魏“尽有淮南之地”的基础上得有不少梁地,将侯景的西部防线作了很大幅度的压缩,几乎使之达到长江之边,但是北齐对侯景的东部防线,未能有所压缩,合肥之南、秦郡、泾州(淮州)、阳平都在侯景手中。突破侯景的东部防线以有效影响建康政权,是北齐的主要目标。在未突破侯景东部防线的情况下,北齐也不能大力对西魏进行攻击。因此,西魏取剑北之时,是西魏可攻,而剑北完全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故西魏取地容易。
关于西魏取剑北的出兵经过,《资治通鉴》卷一六四梁简文帝大宝二年(公元551年)十月又载[6]:
侯景之逼江陵也,湘东王(萧)绎求援于(西)魏,命梁、秦二州刺史宜丰侯(萧)循以南郑与魏[7],召循还江陵。循以无故输城,非忠臣之节,报曰:“请待改命”。魏太师(宇文)泰遣大将军达奚武将兵三万取汉中,又遣大将军王雄出子午谷,攻上津。……
《南史》卷五二《萧恢传》附有《萧修传》。修与此中循为一人。循,《梁书》中无传,唯《南史》有之。但《资治通鉴》中此段文字为《南史》所无,当别有所据。可知,西魏出兵乃因萧绎以南郑输魏。而萧绎以南郑输魏,又是侯景进逼的结果。侯景能够进逼萧绎,又是北齐对侯景防线压力不大的结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侯景防线与西魏取地有关系。
这里,我有必要对上录《资治通鉴》材料中的有关的时间加以说明。《资治通鉴》于大宝二年十月叙西魏出兵,《周书·文帝纪下》记王雄、达奚武出兵都在大统十七年十月。西魏大统十七年即梁大宝二年。可见,《资治通鉴》、《周书》所记时间一致。由此可知,“侯景之逼江陵”、“湘东王(萧)绎求援于(西)魏”及命“(萧)循以南郑与魏,召循还江陵”都在大宝二年十月之前。实际上,据《资治通鉴》,侯景逼江陵在大宝二年四月。此月侯景使丁和守夏首,宋子仙将兵趣巴陵,遣任约直指江陵,景帅大兵水步继进[8]。但“侯景之逼江陵”云云,似乎也可能指大宝元年(公元550年)九月任约进攻西阳、武昌时的事[9],因为任约进攻这二郡,也反映侯景逼江陵的意图。但如果是这样,西魏出兵当要早些。今西魏出兵既然在大宝二年(公元551年)十月,那么所谓侯景逼江陵,应是四月的事了。
值得注意的是,西魏取剑北,是在西魏掌握雍荆一年又数月之后。由于史书对此事的记载有不明确之处,故有需要说明者。
西魏在大统十五年(公元549年)十二月拔随郡,次年(梁大宝元年)正月取司州安陆和新州竟陵,二月萧绎与西魏为盟,绎求为西魏附庸。至此,西魏强有力地影响着荆州,因为随郡、安陆(皆属司州)、竟陵(属新州)三郡都与荆州相邻。按:《资治通鉴》太清三年(公元549年)十一月载西魏为应萧詧的求援之请及实现“经略江、汉”的目的而遣杨忠出兵;忠将至义阳,义阳太守马伯符以下溠城降之,忠以伯符为乡导[10]。义阳属司州。西魏未取义阳,仅是过军而已,看来是由于西魏要利用萧绎,同时又不愿深涉于梁的内乱的缘故。一月后即梁太清三年十二月,义阳为东魏所取。
西魏在拔随郡后一年又数月方取剑北,是因为它要考虑到萧绎的态度所致。
相关推荐链接:
下一篇:口述史学百年透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