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点探讨南宋时期福建经济的地域差异问题。以及在米谷供求问题上福建各地的具体状况。
二、福建经济的特性和地域差异
1、福建的经济条件
很多人曾指出,与其它地方相比,南宋时期福建地域的经济处在相当不利的发展条件下。有关当时福建经济的记载再也找不到像北宋中期那样持肯定态度的言论。当时人一致认为福建地域人口数量与耕地面积严重失衡,人口过于稠密使这一带的经济状况极其困难。“地狭人稠”一词很恰当地说明了当时的情况,对于福建经济状况常常有以下描述,即“夫七闽,地狭人稠,为生艰难,非他处比”⑿,“福建路,民贫地狭,从来远矣⒀”等。⒁生活在13世纪的刘克庄也曾指出:“七聚之区,土狭而人稠,地方所产无几,食之者众”⒂。相对于基本经济条件的人口过剩,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压迫便是南宋时期福建经济主要特征之一。
诚然,南宋时期福建经济状况的恶化除了与前述所提到的北宋以来人口持续增长有关外,还与南宋建国后来自北方地区的大量移民涌入有关,因此如何养活这么多的人口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五代及北宋以来的经济开发趋势一直持续到南宋时期,改善水利设施、改良农业法、发展商品经济等种种努力都是为了解决这一地域过于增多的人口问题所作出的努力。
为了解决福建社会的经济问题,南宋政府付出了种种努力。但南宋时期的福建地区存在着解决经济问题的根本制约因素,那就是地理环境因素。其中第一个制约因素毫无疑问就是山区多、耕地绝对不足问题,“闽中四境之险,殆是天设”⒃。时人所谓的“江浙膏腴动渺然,维闽硗薄少平川”⒄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已经注意到福建耕地不足这一事实。另外一个制约因素是土壤瘠薄。关于福建当时的土质情况,现存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与其它地域相比,福建地域的土质比较肥沃,而且水利条件良好;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福建地域土质贫瘠,而且农耕条件也非常差。代表前者的就是人们在研究宋代福建地域经济问题时经常引用的秦观(1049~1100)的说法,他曾经在论及北宋后期财政状况时指出:“今天下之田,称沃衍者,莫如吴、越、闽、蜀。其一亩所出,视他州辄数倍”⒅。除此之外,在《宋史·地理志》中,也有“川源浸灌,田畴膏沃,无凶年之忧”⒆的记录。如果单纯依据这些材料,容易形成这样的误解,即认为南宋时代的福建虽然耕地面积狭小,但土质却还良好。但应该注意到对于福建土质良好的这些记录,旨在突出这是福建百姓不断施肥、兴修水利等努力的结果。因为在上述所引秦观的观点中,或《宋史·地理志》的记录中,都附有对福建人精耕细作的赞赏,并指出这才是维持土地条件的前提。⒇相反,反映南宋福建地域土质贫瘠的资料多得不胜枚举。[21]在这些记载中,“地瘠人稠”如同“地狭人稠”一样,[22]开始频繁出现,如实地反映出福建地域耕地的土质差这一事实。福建地域的耕地土质不好成为当时不争的事实,所以,杨时(1053—1135)就曾指出:“闽中地瘠人贫,天下所共知”。[23]
相关推荐链接:
下一篇:近五十年来的中国民族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