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历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历史学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写作中的难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汉、江淮地区的蛮族,表现得极为活跃。据《魏书·蛮传》:“(蛮)在江淮之间,依托险阻,部落滋蔓,布于数州。东连寿春,西通上洛,北接汝、颍,往往有焉。其(蛮)于魏氏之时,不甚为患,至晋之末,稍以繁昌,渐为寇暴矣。自刘石乱后,诸蛮无所忌惮,故其族类,渐得北迁。陆浑以南,满于山谷。”又据《南齐书·蛮传》:“蛮,种类繁多,言语不一,咸依山谷,布荆、湘、雍、郢、司等五州界。”可知蛮族的分布十分广泛,而且它自西晋末年以来,大规模北迁从而大量分布于“东连寿春、西通上洛”的南北政权交接地区即本文所谓“中间地带”①。
公元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二十年后,又因刘宋泰始之乱而占淮北及豫州淮西之地。北魏为巩固黄河以南地区而不断拓展南疆,南北争夺的中间地带,南移至义阳淮水一线,这一线的中、西部正是蛮族聚居之地,北魏与蛮族的合作遂成为南北政权争夺中间地带的重要一章。众所周知,南朝蛮人北附(北叛)在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仅据《魏书·蛮传》统计,自延兴二年(472年)至正光(520—525年)中,南朝境内的蛮族就有十三次蛮民附魏,总数约有八十万余人。②笔者拟就桓诞,田益宗两个著名蛮族首领北附并与北魏政权的合作进行个案分析。
一
《魏书·蛮传》云:“延兴(471—475年)中③,大阳蛮酋桓诞拥沔水以北,滍、叶以南八万余落,遣使北属。高祖嘉之,拜诞征南将军,东荆州刺史,襄阳王,听自选郡县。”据《魏书·韦珍传》,桓诞归附时,魏廷派韦珍为使,“与诞招慰蛮左。珍自悬瓠西入三百余里,至桐柏山,穷淮源,宣扬恩泽,莫不降附。……凡所招降七万余户,置郡县而还”。桐柏山地毗邻东荆州治所沘阳(今河南泌阳),看来,桓、韦深入桐柏山蛮区,置郡设县,在于扩大对蛮区的控制与统治。
————————
① 本文的“中间地带’’是指南北政权之间相互争夺与对峙的地带。关于“中间地带”概念比较详细的沦述,请参阅拙文《魏晋南北朝时期中间地带略论》,载《江汉论坛》2000年第3期。
② 牟发松:《湖北通史·魏晋南北朝史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8页。
③ 据《魏书·高祖纪上》,桓诞附魏在魏延兴二年(472年)正月。
北魏之所以接纳桓诞并予以厚待,是因为:(一)北魏统治重心转向黄河以南地区,南北中间地带转移到汉水、淮水流域;(二)生活在汉水、淮水流域的蛮人,或是由逃避南方政权征伐而来,或只是受南朝羁縻,在相当程度上游离于南朝统治系统之外。且蛮人“暴悍好寇贼”①、“勇敢自立”②,是不可轻视的准军事力量;(三)居于南北交界处的蛮首,统辖的部众有多少之别,控制的地域有大小之分,然而他们在自己控制的区域内有熟悉地形,拥有一定人力物力等有利条件。如果得到蛮族首领的支持,北魏将更容易地打通南下的孔道。这样,蛮人成了北魏不得不关注的对象,选择怎样的方式与蛮族合作是摆在北魏统治者面前的现实问题。
桓诞附魏后,魏延对他宠以官爵,听其自选郡县长吏,给予桓氏一定的自治权力。北魏的意图是,利用桓诞及其蛮民对南朝实施侵扰,从设“东荆州”于中间地带,拜桓诞为“征南将军”即可见知。而桓诞也有意利用北魏的政治和军事支持,加强他在蛮族中的统治地位。
下一篇:六朝时期的水灾及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