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不戴悦。’高诱曰:‘
,动而喜貌也。’殷殷,或为
,故两引之。辄,知叶切。
,仕勤切。”[13]高诱和李善所见之《吕氏春秋》里,“戴悦”连言两见。唐常衮《为李大夫谢御製诗表》:“无任感戴悦豫之至,谨奉表陈谢以闻。”[14]权德舆《谢停赐口脂等表》:“无任感戴悦怿之至,谨奉表陈谢以闻。”[15] “感戴悦豫”或“感戴悦怿”,都是唐人官场里的套话,其义与“戴悦”同。宋英宗時知諫院傅堯俞論河北差夫状曰:“能固結其心而使之欣戴悅服。”[16]宋神宗熙寧三年知鄧州呂誨上奏曰:“生民悦戴,仁惠淪於骨髓。”[17]“悦戴”即“戴悦”。因此,将简文“兑
”读为“悦戴”,当属可信。
由此看“非侖而民備
此亂矣”句,《郭店楚墓竹简》的断句,可谓不辞。“此亂矣”与上“此小人矣”相应,“備
”也当与上“悦戴”相应。因此,“
”字当归上读,此句当读为:“非侖而民服
,此亂矣。”刘信芳将“
”释为“
”而读为“列”的意见虽不可取,但他的断句显然较各家为优。
笔者认为“服
”的释读,只注意有“
”字的简文,是难以解决的。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宽点,扩展到所有从“
”字的考察上。
今本《礼记·缁衣》有“慎惡以御民之淫”说,郭店简《缁衣》简六作“
亚肓
民涇”,《郭店楚墓竹簡》释文为“慬(謹)亚(恶)以
民涇〈淫〉”[18]。裘锡圭先生认为:字上部與《窮達以時》篇二號簡“殜”字右旁相同,似當釋為“渫”。《說文》:“渫,除去也”。[19]李零认为此字从亡,为阳部字,疑以音近借為“御”。[20]刘信芳认为字从水,作聲,古人治木以水浸泡,故“柞”或從水作,引申為“治”。字讀為“作”,亦通。今本作“御”,失之遠矣。[21]陳偉认为此字在“水”形以上的部分,與《說文》“困”字古文相似。應可釋為“涃”,讀為“困”。困有阻礙的意思,與“御”義相近。因而郭店本於此大概是用了一個形異義近的字。[22] 黃錫全认为此字釋讀有兩種可能,一是從“亡”,一是從“困”或“根”。兩相比較,考慮到諸字音近的關係,从亡一說,長於从困。[23]虞萬里认为郭店簡《六德》有“道杗”一詞,杗字與此字上半字形相同,故此字釋作从水、杗聲較妥。[24]笔者一九九九年九月在西北大学召开的中国思想史学科建设研讨会上提交的《上海博物館藏〈孔子閒居〉和〈緇衣〉楚簡管窺》一文[25]曾指出:“
”字從虍魚聲,與“御”音同,故能通借。“
”字從“止”從木從“水”,疑從“止”得義。而“止”、“御”義近,故可通用。但從上博簡之“
”字看,故書當作“御”。[26]现在看来,笔者说“
”读为“止”,“止民淫”同於“御民淫”;以“御”为本字,还是可以成立的。
由郭店《缁衣》简六的“
(
)”通“御”,可推知《尊德义》简二十五的“
下一篇:浅谈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生成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