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上博簡《魯邦大旱》虚詞劄記之浅议

2013-01-08

 【编者按】:文学论文一般包括:外国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和当代文学、文学理论、文学语言研究、文学批评、文学史以及作家作品研究等几个主要研究领域。精品学习网论文网为您提供文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文学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上博簡《魯邦大旱》虚詞劄記之浅议

一、殹

子贑曰否殹吾子女重命其與(歟) 三

公豈不飽梁食肉才(哉)殹亡(無)女(如)庶民何 六

“殹”,馬承源先生讀爲“也”,【1】何琳儀先生讀爲“繄”,【2】俞志慧先生讀爲“抑”。【3】何、俞二先生都認爲此字是語首助詞。

按:馬先生所釋不误。此字不应讀爲“繄”,“繄”用作語首助詞,典籍中多訓爲“是”,起到加强肯定語氣的作用,如《國語·吳語》:“君王之於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韋昭注:“繄,是也。”所以“繄”不可能引導疑問句。而“歟”“何”用於句尾,都是典型的疑問語氣詞,因此“殹”讀爲“繄”恐難成立。實际上,“某人(問)曰:‘……乎(歟)?’某人(對)曰:‘否也。’”這样的句式典籍中習見。如《韓非子·外儲説左下》:

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吾聞古者有夔一足,其果信有一足乎?”孔子對曰:“不(否)也,夔非一足也。”

齊宣王問匡倩曰:“儒者博乎?”曰:“不(否)也。”……又問曰:“儒者弋乎?”曰:“不(否)也。……” 又問:“儒者鼓瑟乎?”曰:“不(否)也。……”

因此,第三簡中“殹”不必連屬下文,可径直断爲:“子贑曰:‘否殹(也)。’”

“殹”屬影母脂部,“抑”屬影母質部,爲阴入對轉,可以通假。但“抑”用於两个問句之閒時,多爲選擇連詞,且两个問句的句式规整,通常作“……乎(歟)?抑……乎(歟)?”如《左傳·哀公二十六年》:“子将大灭衛乎?抑納君而已乎?”《論語·學而》:“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歟)?抑與之與(歟)?”很明顯,從句式上説,第六簡中“豈……才(哉)殹……何”絶非選擇問句,“殹”連接的乃是一个反問句和一个帶有疑問語氣的感嘆句。因此在第六簡中,“殹”不當讀爲“抑”。“哉也”連用,作爲句末語氣詞,極爲罕見,通常作“也哉”,如《論語·陽货》:“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左傳·襄公九年》:“我實不德,而要人以盟,豈禮也哉?”但“哉也”連用,典籍中亦有例,如《孔子家語·子路初見》:“子路曰:‘學豈益哉也?’”又“無如……何?”乃固定句式,如《禮記·哀公問》:“公曰:‘寡人既聞此言也,無如後罪何?’”因此,第六簡可斷句爲:“公豈不飽梁食肉才(哉)殹(也)?亡(無)女(如)庶民何?”

另,上博簡《子羔》第九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