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2013年中国大陆秦汉史研究综述之探析

2013-01-11

关于生态环境研究,出现了一系列成果:陈业新《两汉时期气候状况的历史学再考察》[58],从农事时节、物候和干湿状况三个方面,对两汉时期的气候状况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认为在冷暖变动方面,两汉时期的气温与今天相比较无大差异;前后汉相比,西汉时期略冷,东汉时期稍暖,但其间有多次波动,东汉末年气候急剧转冷;在干湿状况方面,具有若干干湿相间的显著特征。他的另一篇论文《两汉时期灾害发生的社会原因》[59],分析了两汉时期自然灾害发生的社会原因,即人类不适当地开发性生产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林木资源的大量耗费,导致生态调节能力大大降低;战争在毁灭人类文明的同时,使生态环境资源遭受重创。王子今的《秦汉时期的朝那湫》[60],讨论了西北高原湖泊朝那湫的历史演变。《秦汉长城的生态史考察》一文,载《中国(香港)长城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61],则提示了以生态史眼光考察历史遗存的可能。作者分别论述了“长城:生态区的分界”、“长城营造对于区域生态的影响”、“生态变迁与长城兴废”等问题,从新的角度考察秦汉长城的规划、施工,以及秦汉长城的作用,提出了有意义的新见。他的《“金线狨”:金丝猴的故事》[62]一文,也涉及秦汉生态环境的变迁。杨振红《论汉代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一文,收入《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论文集[63],本文以汉代西北和长江中下游为中心,具体分析了这一时期自然环境变迁和人的活动之间的关系。作者不同意片面强调人的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指出,人口迁移可以部分改变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但其影响不能估计过大。两汉时期气候由温暖潮湿向干燥寒冷的转变,是自然环境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同时,自然环境的变化,也为人口迁流方向提供必要前提。

王子今的《秦汉交通史稿》于1994年出版之后,曾屡获好评。他有三篇更为具体和细致的考证新作:《秦汉“夜行”考议》[64],《四川汉代画像中的“担负”画面》[65],《秦陵步兵俑的行縢》[66],都从不同角度推进了秦汉交通史的研究。特别是“夜行”一文,不仅指出了“夜行”是一种特殊的交通方式,还具体考证了民间“夜行”现象、“夜行”的形式、“夜行”之禁等问题,饶有深意的是,他进一步从 “圣人贵夜行”的古籍记载,试图揭示“夜行”的神秘内涵和象征意义。一个不被常人注意的问题,王子今可以做出一篇恢恢洒洒的考论文章,就是他的功力之所在。可以说,作者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当时多种具体的交通方式的讨论,深化了对秦汉交通史的认识。彭卫《汉代旅舍蠡测》[67]一文,对传舍这一出现于先秦至汉代更为系统规整的信息传递机构,做了富有新意的探索。他把文献资料和居延新简、悬泉汉简的资料相结合,对传舍的类别、管理方式、职能、以及汉代人士的旅行恐惧,均做了论述。最后提出,“传舍的一系列规定明确显示,政治等级是其运行的基本原则,政治秩序也由此得到肯定和规范。这个原则的进一步扩展必然是将‘非政治人群’从‘政治人群’中剥离出去,‘政治人群’和‘非政治人群’的抽象符号以生活鸿沟的具体表现得以展现。”显然是见微知著的史家眼光。妇女的社会地位问题研究,王子今有两篇内容相关的论文,《秦国上层社会礼俗的性别关系考察》[68]、《秦国女权的演变——从秦国两位太后说起》[69],认为宣太后和秦始皇太后都在政治上专权,这种政治异常往往又与道德异常相伴随,即专权的太后每有后宫秽行的传闻。这既是秦重女权的体现,更可以证明“秦与戎翟同俗”是确实存在的文化倾向。对生活上不谨的太后的处置方式,前期秦昭王较为宽和,后期秦始皇则较为严厉,由此可以看出秦国的女权也经历了盛衰变化。思路旨趣大致相同的还有葛志毅《秦汉风俗与贵族女权》[70]一文。宋超《汉匈两种和亲模式下女性的命运与形象》[71],则从国势盛衰的角度,分析了肩负政治使命的女性的景遇变化,讨论了在汉匈之间“兄弟”式和亲与“臣服”式和亲两种模式下她们必须面对的不同归宿和象征意义。薛瑞泽《论汉代的夫妻关系》[72],高凯《〈二年律令〉与汉初女性权益保护》[73]等论文,也各有可观之处。

精品学习网 文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