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议沪简二册选释

2013-01-18

,原读释“钤”。又认为“钤”为“子羔”之名,乃“柴”之音转,恐非是。“钤”与“柴”声韵均不合。按,△当释“钧”,简文中可读“均”。《国语·晋语》“均是恶也。”注“均,同也。”简文承上文“……歟?伊尧之法则甚盟(明)欤?”言之。意谓“某某之某与伊尧之法如何”,孔子回答“二者相同。”

 

或以△而远 《子羔》5

△,原篆作

,当隶定“睯”,与《古文四声韵》“闵”作

形体吻合。“睯”、“闵”一声之转。《字汇》“睯,闵也,”简文“睯”当读“文”。

 

△者(诸)畎亩之中 《子羔》8

△,《考释》误释“番”,读“播”。按,△上从“爪”,下从“禾”,乃“秀”之异文【4】。简文可与《孟子·告子》下“舜发於畎亩之中”对读。△,当从徐在国之说读“由”。

旧矣 《子羔》9

《考释》属上读作“善,尔问之也旧矣。”按,当属下读作“旧(久)矣其莫……。”

△而画於背而生 《子羔》10

△,《考释》“在此当读作身,亦作妊。”略欠精确。按,△之原篆上从“身”,下从“心”,当读作“身”。《诗·大雅·生民》“大任有身”传“身,重。”笺“重,谓怀孕也。”

遊於央台之上 《子羔》11

“央台”,《考释》读“瑶台”。按,当读“阳台”。《礼记·月今》“民殃於疫。”《后汉书·鲁恭传》引“殃”作“伤”。可资佐证。“阳台”为高唐神女之居所,详见《文选·宋玉高唐赋》。而高唐神女与有娀氏简狄两种传说,似亦有共同的来源【5】。

终见芺攼而荐之 《子羔》12

“芺攼”,《考释》认为即“芺蓟”,甚确。今试作补充:“蓟”,见纽月部;“干”见纽元部。月、元对转,故“攼”可读“蓟”。《尔雅·释草》“芺蓟,其实荂。”

乃见人武履以△ 《子羔》12

△,《考释》属下读,且读为“旂”,殊误。按,当属上读,读为忻。参《诗·大雅·生民》“履帝武敏歆。”马瑞辰云“歆之言忻也。”【6】

△吾子若重名其欤 《鲁邦大旱》3

△,原篆左从“医”右从“戈”。《考释》属上读为“否 △(也)”,恐不确。从现有资料看,只有秦文字以“殹”为“也”,楚文字则无其例。按,△当属下读为“△(繄)吾子若重名其欤?”其中“繄”为语首助词。《左传·隐公元年》“尔有母遗,繄我独无。”

或必恃名乎 《鲁邦大旱》4

“或”,《考释》读“何”。按,“或”训“又”为典籍恆诂。参《礼记·檀弓》“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国语·晋语》“或”作“又”。【7】二字音义均通。

殹无庶民何 《鲁邦大旱》6

“殹”,《考释》属上读为“公岂不饱栗食肉哉殹(也)。”按,当属下读作“殹(繄)无如庶民何”。参上文第三简。

而□取之民 《从政》甲1

“民”原篆作

,此字上从“人”,下从“民”,本应隶定“亻民”,乃“民”之繁文。

 

墉五德 《从政》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