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因素的作用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偶然性。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我们不能否认因为某些偶然事件的发生而给学生带来的厌学的消极影响。这主要表现为我们对某些事情的思维过于简单,处理过于疏忽。也许我们对待学生不够公正,对学生的违纪处理有些粗暴,言辞可能偏激??也许正是这些“疏忽”,才导致了后进生难于“医治”的厌学心绪。有的心理学家将厌学旷课的学生分成多种类型,但不管那种类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缺乏“自我能动性”。他们往往不能积极主动地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不能自觉排除来自环境的各种干扰,不能自觉主动地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而是采取消极的旷课逃学行为来逃避学习困难。究其本质,根本上还在于他们没有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远大的人生理想来激励他们的学习。
三、厌学的矫正策略
如何有效地防止和矫治学生的旷课、逃学行为,促进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呢? 我认为可采取以下一些心理教育和矫治的策略。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由于中小学生的不良心理和人格特征与旷课、逃学行为高度相关,因此,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培养其健全人格是至关重要的。(1 ) 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培养他们的自尊心。教师需要更多地采用赞许、表扬、奖励、给予信任性委托等方式唤起心理不良学生的自尊心,并利用自尊心进行教育;要正确对待和热情帮助心理不良的学生,防止一切伤害其自尊心的做法和事件的发生。(2) 要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并非一味地强调个人的自尊心,如果片面强调个人的自尊心,那么就会导致学生只顾个人荣誉而不考虑集体利益,因此在培养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还应注意激发其集体荣誉感。教师要为心理不良学生提供和创造集体活动的条件,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努力与班级、年级、学校、国家等荣誉的关系,使其为损害集体荣誉的错误行为而产生内疚感,激励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挽回集体的荣誉。(3) 要帮助学生去掉自卑感,恢复自信心。教师一方面要引导他们从正确的方面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则要恢复其自信心。为此教师应“一分为二”地看待心理不良的学生,既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更要看到他们积极的一面;应长善救失,帮助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应引导心理不良的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鼓励他们经常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自觉的反省和反思,开展必要的思想斗争。
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主要指对学生进行理想、意志、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培养。可通过主题班会、讲座的形式,帮助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他们顽强的意志,告诉学生不能因一次偶然的失利而丧失进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