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对策分析
留守儿童是当前农村社会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现象,对留守儿童的研究越来越普遍。本文就是针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而进行的分析与探讨,也是一篇关于留守儿童的论文。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时代背景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目前,学术界对该问题的看法基本达成一致意见,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是由于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二元社会结构出现新变化而造成的。
1. 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农民阶层进一步分化
近代以来,我国社会经历了三次转型时期,即1840 —1949 年慢速发展的转型时期,1949 —1978年中速发展转型时期,1978 年至今的快速发展转型时期。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成为最后一个转型时期的主要标志,社会结构和社会流动显著,农民阶层也得以进一步分化,农民工阶层正是改革开放后转型社会的产物。农民工主要是指常年或大部分时间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劳动,但户口仍然是农业户口,户籍在农村,有承包田,不能享受城镇居民的各种社会补贴和公费医疗等劳保待遇的农民们。农民工阶层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即由改革开放初期的“离土不离乡”的模式转变为20 世纪90 年代后“离土又离乡”的新模式,留守儿童主要是由后者农民工模式造成的。
2. 改革开放后,二元社会结构发生新变化
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城市社会为一元,农村社会为另一元的城乡社会分隔和差异状况。改革开放前后我国二元社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新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全面转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得这一时期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二元社会结构出现了与改革开放之前不同的新变化。
(1) 城乡差异显著化表现: ①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贫富悬殊逐步明显(见表1) 。②城乡消费水平不断拉大。消费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严重差距,农村居民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向城镇流动成为可能。
(2) 城乡分隔弹性化表现:改革开放前后城乡分隔由刚性走向弹性,突出表现之一是城乡户籍制度的变革。改革开放之前,城乡居民的身份被国家所规定的户籍制度严格地限制,1958 年1月9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对农村户籍的人口进入城市作出了约束性限制,标志着我国以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为核心的户口迁移制度形成。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 世纪90 年代后,户籍制度开始改革,2001 年3 月《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对农村人口进入县级以下的小城镇实行全面开放的政策,广州于2002 年1 月1 日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的划分。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民进城提供了客观条件。
总之,我国115 亿农民工离土离乡,由此形成的近6 000 万的农村留守儿童, 占农村儿童的28129 % ,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四川、河南、安徽和江西留守儿童占全国留守儿童总量的47145 % ,该社会现象的产生绝非偶然,是我国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表现及影响
家庭,是社会构成的有机细胞。家庭教育,是子女在其社会化过程中,父母对其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是子女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然而,农村家庭教育模式存在严重的功能缺失现象,对留守儿童产生不良影响,阻碍着农村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
1.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表现模式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主要有以下5种模式:“单亲”教育模式、隔代教育模式、委托教育模式 、同代教育模式及自我教育模式。“单亲”教育模式是指由于父母其中一人在外务工,使子女长期处于母亲或父亲单一的教育下,从而影响子女人格的全面发展。该模式可分为两种情况: ①母亲一方监护子女,即家庭中父亲外出务工,母亲在家里照看子女,这种情况在农村比较常见,由于缺少家庭劳动力,母亲要担负更多的家务劳动,减少了对子女照顾的时间及精力,对子女的学习情况关心不够。②父亲一方监护子女,即家庭中母亲外出务工,父亲在家里照看子女,这一种情况,使家庭教育的缺失表现尤为突出,父亲教育的态度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子女的性格形成,生活上对子女也照顾不周。相比而言,母亲单方监护子女要优于父亲单独监护子女。
隔代教育模式,在农村中也较常见。指孩子父母两人都外出务工,由祖父母隔代照管的现象。该教育模式下的留守儿童的年龄段起始为1 岁,甚至更小。长期的隔代教育,导致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亲情关系较差,乃至出现子女与父母交流困难的现象。但是,祖孙代际之间年龄相差大,代沟明显,特别是祖辈的文化水平有限,对留守儿童的学业方面监护不够,祖辈较多溺爱孩子,不注重其品行和习惯的培养。
委托教育模式,指父母把留守儿童委托给祖辈以外的亲戚、朋友甚至老师照管。这种教育模式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波动注重不够,留守儿童难以找到家庭归属感,更易产生心理问题,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人格的形成。
同代教育模式,即农村留守儿童由哥哥、姐姐等同辈人监护的一种现象。该家庭教育模式也存在着很多缺陷,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主要表现为在进行同代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年纪轻、阅历少,同代监护人很难在留守儿童面前树立家长的权威,给家庭教育带来困难。
自我教育模式,主要指留守儿童没有他人的家庭监护,自我进行监护的过程。这种模式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影响较大,存在着心理、行为、人身安全等多方面的问题隐患。鉴于此,农村父母很少愿意使子女处于该模式的家庭教育下,自我教育模式在各种家庭教育模式中相对最少。
2. 家庭教育缺失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
(1) 家庭教育的缺失不利于我国社会结构的基本三角的稳固
社会结构中的基本三角,即家庭,是指由共同情操所结合的儿女和他们的父母。夫妇和亲子构成了社会结构基本三角的基本社会关系,夫妇关系以亲子关系为前提,亲子关系以夫妇关系为必要条件,他们是三角形的三角,缺一不可。家庭教育是亲子教育的主要途径,指的是孩子在没有成熟之前,接受父母的抚育并与其父母发生联系的过程,使社会基本三角更加稳固。
然而,对于我国农村家庭来说,社会结构的基本三角处于严重不稳固状态,由于农民工的离土离乡,和孩子缺乏交流,只是物质和社会意义上的关系,留守儿童处于以上五种缺失的家庭教育下,亲子关系淡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更影响着家庭结构的稳固和谐健康发展。(2) 家庭教育的缺失严重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进程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社会化在人的整个一生中都在继续,家庭在人社会化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子女通过父母的互动学会将自己看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学会建立关系,发展道德观念和语言能力。乔治·赫伯特·米德也指出,自我的“客我”是自我的社会部分,是对社会要求的内化,需要很长时间得以实现,特别是婴儿在0~4 岁之间需要社会化的三个阶段即模仿阶段、嬉戏阶段、游戏阶段才能实现“客我”,在孩子社会化过程的三阶段中,父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农村留守儿童从小就面临着与父母分离的情况,在儿童社会化的关键时期0~4 岁,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已经不能接收到父母过多的言传身教式的社会化信息,严重影响他们的社会化进程。
(3) 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格的不健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