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浅论当代心理学的学科使命
使命,“旧指使者奉命出行;今指重大任务。”学科使命特指某门学科所承担的社会和历史责任,对学科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究竟承担着怎样的学科使命?能够为社会提供怎样的服务或价值?随着本科和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面对日倾严重的就业尴尬,这个问题亟待反思。
一、现代心理学的目标体系
由冯特创立的现代心理学是一个结构相对松散的学科体系,多种理论流派从中相互矛盾,纷争不断,称为“心理学的分裂”。但令人意外的是,对于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研究任务或目标却鲜有争议。在心理学创始阶段,浸染着德国精神的冯特元素主义与铁钦纳的构造主义致力于心理学的“科学化”。心理学大本营转移到美国以后,自机能主义心理学开始,受美国文化的实用主义和实证哲学的影响,心理学的研究目标转向帮助人们适应环境和促进人的发展。从那以后,有关这一学科重大理论问题少见争议,反映在各种心理学著述特别是教科书中,立场和观点出奇地一致,就连表述方式也大同小异。以两本经典教材为例。在Kurt Pawlik和Mark R.Rosenzweig主编的(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Psychology)中,心理学家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心理学家以“研究”为职业,或在实验室精确地控制条件下,或在现场,观察和记录人的行为的有关数据,研究怎样使人们在工作中提高效率,提高满意度和动机等。另一部分心理学家则直接从事或提供人员招聘与培训、产品设计、心理健康与保健等方面的社会服务。蚴而在Richard Gerrig和PhilipZimbardo合著的(Psychology and Life》一书中,心理学的学科任务被进一步概括为“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卅如 该书不仅为包括斯坦福大学在内的美国多所著名大学长期作为教材使用,列为经典推广,也被美国之外许多其他国家大学的“普通心理学”课程所选用,并被作为GRE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要参考用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国内心理学同样如此。同样以影响最大的两部心理学教材为例。一是黄希庭教授的《心理学导论》,书中说: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探索心理现象的本性、机制、规律和事实”;心理学的实践作用表现为“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能使人们运用已发现的心理规律去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以提高各种实践活动的效率。” ” 二是彭聃龄教授主编的《普通心理学》,被教育部列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先后15次印刷,发行量突破十三万册。该书指出,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其理论意义在于“正确描述和解释人的心理现象的实质和起源”,实践意义在于“揭示心理现象的规律,帮助人们运用这些规律去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从而为人类不同领域的实践服务。” “概括起来,现代心理学的学科使命包括四个方面,即描述事实,揭示规律,预测趋势,控制心理和行为。具体而言,是在描述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的基础上,预测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发展趋势,进而对后者施加有效的影响或控制。当代心理学研究模式的变革严重动摇了现代心理学这一实证目标体系。
二、现代心理学实证目标体系的动摇
首先,描述事实。现代心理学将人的心理和行为视为一种客观实在,心理学家凭借适当的研究方法或手段,描述每一种心理和行为的特征,进而揭示其本质。这是现代文化典型的主客二元思维方式。当代哲学的发展已经超越主客思维,明确人的心理并非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建构过程的产物。20世纪60年代以后,科学知识社会学家采用人种学的田野调查方法,研究科学知识如何从实验室中被生产出来的过程,其结果对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拉图尔(Bruno Latour)通过对科学家实验室谈话的话语分析发现,由实验室产生的所谓“科学事实”其实是由科学家根据科学仪器的标记而构造出来的“人工事实”。[63P 塞蒂纳(Karin Knorr—Cetina)在 0造知识——建构主义与科学的与境性》 (1981)中同样指出: “对实验室的研究已经表明,科学对象不仅技术性地在实验室被创造出来,而且符号性、政治性地被建构。? ? 科学成果已终于被看作是文化实体而非由科学‘发现’的、纯粹由自然所赋予人们的东西。如果从实验室中所观察的实践是文化性的,即它们不能简化为方法论规则的应用,那么,由这些实践而产生出来的‘事实’,也必须是被看作是已经由文化形成的东西。” “堆积如山的对实证一经验主义的知识概念的批评,严重动摇了这样一种传统观念:科学知识以任何直接的或非情境化的方式映射或模写着现实。”
第二,揭示规律。在描述心理或行为事实“是什么”的基础上,现代心理学希望进一步揭示各种心理和行为现象之间相互关联的规律性,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为什么”做出合理的解释。现代心理学是由多种相对独立、基于不同预设或文化立场的理论流派构成的。无论是就人类心理或行为的总体而言,还是对某个个体或具体的行为而言,都同时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以攻击性行为为例,心理生理学试图从女性的生理周期、暴力凶杀犯的脑机能障碍等方面做出解释;心理动力学认为攻击行为是对挫折的反应;行为主义认为攻击行为源自曾经验过的对攻击性反应的强化;认知理论则强调个体对于暴力和攻击所形成的认知观点和态度的重要作用。每一种解释似乎都很合理,但到底哪一种解释更合理则无从判断。这意味着对任何一种行为为什么会发生,可以从不同角度给予完全不同的解释,得不出唯一、确切的答案。这是心理学一直以来不得不面对的尴尬。
第三,预测趋势。如果心理学能够确定各种心理和行为变量之间的相关或因果关系,就可以根据这些规律进一步预测某种特定的心理或行为可能发生的概率和发展趋势。譬如,如果能够确定在儿童的智力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相关甚至因果关系,那么只要知道某个儿童的智力商数,就可以预知或推测他的学业成绩。但是,被作为心理规律而为人们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和理论与人的心理及行为之间的关系比上述预想要复杂得多。这种复杂性同样源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一方面,心性与物性相比,变异性大。个体自身的心理就不稳定,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更大。在这种情况下,由某个心理样本推断总体,或以某个总体常模来预测个体,均存在方法学上的困难。另一方面,人是具有能动性的,这一点绝对不同于自然科学所研究的物。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不会因为人们认识了它就改变自己,而人一旦意识到某些心理规律被掌握,为了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免受对方控制,有可能会反其道而行之,从而使原本存在的心理规律或知识失效,在心理学中这种现象被称为“预言破产”。相反,预言也可能自我实现,最典型的例子是罗森塔尔效应。心理学知识的传播影响了人的行为,这是心理学家所期待的,但与此同时,也改变了心理学知识赖以建立的原有的事实基础,导致原本应该发生的事件最终没有发生,或相反,原本不会发生的事件却发生了,致使原有的规律、知识或理论失去预测功能。
第四,控制行为。“对许多心理学家来说,控制是最核心、最激励人心的目标。控制意味着使行为发生或不发生——引发它,维持它,停止它,并且影响它的形式、强度和发生率。”19]现代心理学所谓描述事实、揭示规律、预测趋势都只是手段,控制才是最终的目的。对行为的控制是通过对内在心理的影响和干预实现的。现代文化与思维方式将世界分为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现代人以主体的身份认识客体,然后借助于这种认识,实现对客体的操纵和控制。这种现代理性主义最先是在自然科学中遭到重创。人类主体借助于科学知识操纵自然,破坏了生态平衡,引发了灾难性后果。自然科学于是不得不借助于生态化运动,以关系思维取代主客思维,向自然妥协,回归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心理学谋求对人的行为控制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同样是人,谁是“主体”?谁又是“客体”?所谓“控制”,说到底是强势对弱势、中心对边缘、有权者对无权者的控制。伴随着人类社会民主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怀疑以控制作为科学研究的目的的合法性。对于心理学而言,人们担心的是,态度转变理论是否可能使自己的态度被他人操纵?社会强化理论是否可能使人失去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越是有效的心理学理论越有可能成为社会控制的工具。这不仅有违当代社会民主平等的价值观,也严重背离心理学造福人类的初衷。
三、当代心理学研究模式的变革与新的学科使命
下一篇:关于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