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gk
2015-10-09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以及“第五媒体”的崛起,由新技术率先导演的传播变革空前地改变着新闻传播的形态。 以下就是由小编为您提供的微新闻的负效应。
不论从技术还是内容角度而言,微博新闻(以下简称“微新闻”)可谓公民新闻的新生形态,是(包括非专业新闻传播者在内的)社会个体通过大众媒介发布特殊时空中经历或掌握的新闻性信息的一种形式。区区140字内的微新闻颠覆了传统新闻采集、编撰、传播的陈规,为社会大众开启了公民新闻多维度传播、交互式反馈、跨时空跟踪的全新模式。
诚如麦克卢汉认为的那样,每一种新媒体的产生都开创了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作为一种基于Web2.0的新型媒介形态,微博(即微型博客)不要求大的篇幅,言简意赅,一般而言微博要求不超过140个字符,然而这种限制恰恰使用户更易于成为一个多产的信息发布者。
然而,在大多数人为“新闻3.0”时代的到来集体雀跃之际,我们也不得不正视这种新的媒介形态,某种意义上也夹杂着大众传播立场所谓的负效应。这种负效应的存在影响着“微新闻”乃至公民新闻的健康发展。
微新闻的负效应
微新闻的病毒式、个性化传播往往是以屏蔽新闻视野的开阔为代价的。鉴于微博对于新闻线索、事件、人物、评述的发布传播、阅读反馈简单易行,较之博客更能吸引草根阶层的积极参与和信息分享,对于公民新闻的快速发展具有技术性推动作用。可以说是微博技术降低了微博工具的使用门槛,推动了微博传播的迅猛发展,进而也逐步修改了新闻文本的传统范式。
尽管微新闻搭载病毒式传播加口碑传播构成了微博的类似“云传播”的特点,这极大地促进了受众与信息的贴近度,然而正如美国媒体文化研究与批评学者尼尔·波兹曼所说的那样,“媒介的形式偏好某些特殊的内容,从而能最终控制文化”——基于微博这一媒介形态的微新闻,无可置疑地存在着内容上的局限。最为直观的现象就是它也加剧了“信息茧房”效应。
标签:其它文学论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