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英语论文 > 语言文化论文

汉译英文本中音译词的作用浅析

编辑:

2014-05-09

(二)音译词的消极作用

音译词的消极作用也有两个方面:一是音译词本身并不能反映源语文化的特质;二是音译词降低了译文的可读性。正是这两者的存在,才限制了音译词在译文中的大量使用。

1.源语文化的缺失

很多人因为音译词的拼写和读音不同于目标语言,就认为它具有“异国情调”。这是一种误解。

这里有一个英译汉的例子。傅东华翻译的《飘》(Gonewiththewind),因其音译名太汉化、失了“洋味”而广受批评。如男主人公RhettButler的汉名译为“白瑞德”,许多人都觉得失去了英语的味道,不如后来译成的“瑞德·巴特勒”。事实上,“瑞德·巴特勒”较“白瑞德”而言,只起到了陌生化的作用,却不能体现英语和英语文化的特点。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音译词只是一个“陌生化”的空壳,它告诉读者,它与目标语言与文化不同,却不能说明不同之处在哪里。若没有解释或注释等补偿措施,它的作用十分有限。

以汉语人名的英译为例。英语名字的命名是一个封闭系统,人们总是沿用前人的名字,不会有太多创新,以至于世界上有数不清的Bill和Mary。因此英语名字以指称意义为主,用音译也能体现其指称或纪念意义。汉语人名则不同,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个名字既可以纪念先人,也可以纪念事件,还可以表达志向或祝愿。基本上所有的字都可以用来命名,音译不足以表达这么多复杂含义。

铁凝小说《哦,香雪》的主人公香雪的名字就体现了取名人的意愿:希望她“象白雪一样纯洁,还要有怡人的芬芳”。音译词“Xiangxue”无法体现出这种意愿,所以译者将它译为“FragrantSnow”。这样至少可以让英语读者明白,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这个名字包含了取名人对这个女孩子怎样的期望。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也有大量的例子,比如说“RedJade”,她的原名应该是“红玉”。

在体现民族思维、民族文化这一点上,音译远逊于意译。

2.可读性降低

大量音译词的存在,增加了理解译文的难度;同时伴随音译词而来的解释或注释时时插入文中,又影响了译文的流畅性,不免让普通读者失去耐心。这样,译文在目标语文化系统中的地位便会边缘化。例如张培基先生翻译茅盾的文章《白杨礼赞》时,将其中的“麦浪”处理为“mailangmeaning“ripplingwheat”又将郁达夫《故都的秋》里的一句话“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中的“秋士”译成“Qiushi(antumn scholar,meaninganagedscholargrievingoverfrustrationsinhislife).。这两处的音译显得没有必要,汉译英文本中音译词的作用而且这种解释型的句子让译文句式僵化。

埃文·佐哈指出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如果外来文本的形式太极端或太陌生,那么译文就有无法融入接收(目标)文化的危险。”

很明显,过多的或是不恰当的音译词会让译文过于陌生,从而无法进入目标文化系统的主流位置。相对而言,译文被接受的要求比它保留源语文化的要求更基本,更重要。“可读性”是任何文本获得大量读者的前提,而音译词在很多时候恰恰会破坏译文的可读性。

相关推荐:

汉英姓名语言文化的对比研究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