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精品学习网为您整理了电视艺术论文-浅析“海岩剧”的情节,希望帮助您提供多想法。
情节之所以成为情节,之所以成为电视剧的叙事单位,最重要的是因为它承载着对于故事意义的功能。在“海岩剧”中,情节更像是一颗种子,它在阅读中生根发芽,在以后的段落或者层次中结出果实。电视剧编导正是通过这些情节向观众传达某种思想,表现某种意义。而观众则通过这些情节,通过情节在剧中结出的果实对整个故事作出整体判断,有选择性地接收或拒绝隐藏在故事中的思想意义。
“海岩剧”的情节构成
根据对故事意义所承担的作用,我们可以把“海岩剧”的情节拆分成不同类别的构成要素。首先我们可以把“海岩剧”的情节分成两大类:功能性情节和标志性情节。
(一)功能性情节与标志性情节
功能性情节是指在有明显动作特征的情节,这些情节完成了一个动作或者叙述了行动的状态。比如说在电视剧《永不瞑目》中欧庆春几次说服肖童做警方的卧底,找机会多接近欧阳兰兰这就是功能性情节。功能性情节的成功设置是“海岩剧”比较突出的特色,所谓“海岩剧”情节的跌宕起伏便指的是“海岩剧”的功能性情节。案情、爱情是“海岩剧”公认的特色,可无论是案情还是爱情大多包容在功能性情节这个情节要素中。可以说功能性情节完成了电视剧的主要叙事。还以《永不瞑目》为例,剧作前半部分是利用欧庆春在未婚夫胡新民殉职后抱着怀念和复仇的心态来组织功能性情节。无论是欧庆春与肖童的交往,还是欧庆春在破获贩毒案中屡屡陷入的僵局,都属于功能性情节的范畴。此时,功能性情节有着很强的指向性。剧作成功地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功能性情节的发展上。功能性情节在完成了部分叙述的同时不停地提出新的问题。欧庆春通过艰苦的调查取证,终于把目标锁定在大业集团董事长欧阳天的身上,但常规调查使案情停滞不前,如果想进一步调查案情的真相就必须启用内线调查。然而肖童会不会配合他们的调查工作呢?肖童又能不能顺利地完成调查任务呢?在这一部分,案情成了典型的功能性情节,观众的注意力也大多停留在案情的进展上。
在剧作的后半部分,爱情超过了案情变成了最主要的功能性情节。自从欧阳兰兰让肖童染上毒瘾,欧阳天贩毒的犯罪事实就基本上被观众认定了,此时案情已经不足以维系住观众的收视焦点。于是,剧作成功地将爱情转变为典型的功能性情节。肖童与欧庆春的爱情便成了收视焦点。肖童对欧庆春的一见钟情似的恋爱之花究竟能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他又能不能摆脱毒瘾的困扰以及像罂粟花一样美丽但邪恶的欧阳兰兰?不知不觉中功能性情节完成了自我的转化。
“海岩剧”中功能性情节的这种自我转化,把案情、爱情不自觉地粘连起来,把以往两种不同类型的情节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海岩剧”吸引人的真正原因,就在于能够巧妙地把两种同样具有收视魅力的情节类型捏合成了一种典型的功能性情节。与功能性情节相比,标志性情节不怎么惹人注意,但却是情节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对于“海岩剧”的鉴赏同样重要。标志性情节是指缺乏行动但又是表达意义所必需的情节。标志性情节与其相关单位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分布的,而是结合的。通常几个标志性情节是为了表述同一个所指,为了传达某种意义。有时,要准确理解标志性情节的作用则必须与功能性情节或其他标志性情节结合起来。只有在典型的语境中,标志性情节的意义才得以实现。电视剧《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中,吕月月办公室的几部电话就是标志性情节。标志性情节往往容易被忽视,因为它必须跨层释义。吕月月办公室不止一部的电话标志着她背后强大的行政力量。公安局是她的组织,她只是这个庞大组织中小小的一员。她只有服从于这个组织才能受到组织的庇护,所以当她为了风花雪月而脱离组织时,她也必定会被组织所抛弃。
《玉观音》中的观音不仅是一个简单的饰物,还是一个典型的标志性情节。当缉毒队长老潘把玉观音交到杨瑞手中的时候,此时的观音也已经成了一个象征。在走过了那么多交织着爱恨情仇的血雨腥风,安心逐渐成长、成熟,她开始真正理解了她所从事的禁毒事业,她开始真正理解了老潘对她的谆谆教导,于是面对自己的人生她第一次作出了真正发自内心的选择———舍弃小我的爱情,投身到保护更多人平安的缉毒工作中去。而被卷入风波之中的杨瑞也因此完成了自己爱情观、世界观的蜕变,平淡生活之中却仍然保留着对自己心爱的人的执着热情。功能性情节与标志性情节在结构中的作用各有侧重。功能性情节侧重于结构的叙事功能,它使人更多地想到的是一系列的动作。功能性情节的断定在电视剧文本的“后面”,这是一种横向组合的断定。标志性情节则更侧重于结构的意义功能,有时甚至是潜在的,这是一种纵向聚合的断定。功能性情节与标志性情节结合在一起,才构成了电视剧完整的情节结构。
(二)核心情节与催化情节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海岩剧”情节的构成,我们还可以把功能性情节和标志性情节进一步细化,按照对于意义表述的重要性,可以把功能性情节分成两类:核心情节和催化情节。核心情节是指能够清楚表述一个或一系列行动的状态,它是一个行动开始、发展、中止的根本动因。核心情节是电视剧叙事的真正的铰链。催化情节则是指那些围绕在核心情节周围的情节,它包含在动作状态中,填补了被铰链隔开的叙事空间。如果一个情节中的行动影响了以后行动的发展(或开始,或维持,或中止),成为以后故事开始的一种选择,那么这个情节就是核心情节。在两个核心情节之间可以设置这样或那样的细节来补充,这种补充又制约着核心情节的发展方向。还是拿电视剧《永不瞑目》来做例子。欧庆春受领导之命来说服肖童为警方做卧底,这是核心情节。这个核心情节把故事引入了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肖童答应做卧底抑或不答应。欧庆春去学校找肖童做说服工作,肖童没有答应。他以为欧庆春是因为惦记自己、喜欢自己才来学校找他的,他万没想到这次拜访竟是源自一桩公案。他心灰意冷无法接受。之后庆春向处长作了汇报,处长便发了一顿感慨,感叹世风日下,年轻大学生的思想不如以前,等等。李春强的反应也很强烈,建议庆春采取强硬手段。终于,肖童来访,李春强便高高在上地做起思想教育工作,结果备受肖童冷落。最后,肖童答应庆春做警方卧底,条件是他要做庆春平起平坐的朋友。至此,一个动作状态结束(肖童答应做警方的卧底),核心情节也因此结束。核心情节中间的情节(处长感慨、李春强建议、李春强做思想教育工作)都是催化情节。催化情节因为与核心情节有关,所以仍然具有功能性,只不过它的功能性减弱了。催化情节往往是纯时序性的。核心情节则被赋予了双重的功能性,它既是时序的,又是逻辑的。催化情节只是连续单位,核心情节既是连续单位又是逻辑单位。催化情节功能性虽然不强却必不可少。催化情节可以使叙事节奏加快、减慢,可以使叙述重新开始。催化情节还可以概述,预示甚至可以让观众感到迷惘。催化情节能使叙述不停地处于紧张状态,它不停地表示曾经或者将要具有意义。回到刚才举的例子中来,处长感慨完之后曾对庆春说,适当的时候可以用经济补偿做诱饵,吸引肖童与之合作。李春强则要挟说如果肖童不合作就找学校领导反映情况。庆春也用爱国的思想来教育他。这些催化情节一方面是对核心情节叙事的补充,另一方面也是对核心情节意义的补充。面对这三个人的措施,肖童根本不为所动。他不是为了钱,他虽然不挣钱,但也不缺钱;他不在乎李春强对他的那一套,所以对李队长无情地奚落;他也不同意庆春动不动拿爱国的帽子来压他,他反驳道“我不当间谍也照样爱国”。那他究竟为了什么呢?为了庆春,仅仅是为了庆春。他喜欢她,他想为她做点事,所以答应了做警方卧底,仅此而已。这些催化情节其实是一种铺垫,一种衬托。在它们的衬托下,肖童对庆春的那种任性而又质朴的爱被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三)象征情节与信息情节
标志性情节同样可以分为两类:象征情节和信息情节。象征情节是指隐蔽地或象征地反映出性格、情感、气氛、哲理的标志性情节。信息情节则是明确地透露说明身份、确定时间、地点的标志性情节。在《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中,年轻的律师韩丁为了罗晶晶不得不去给自己的情敌辩护。他在看守所里见到了身穿囚服的龙小羽时,他的内心充斥着愤怒的反感。他让龙小羽介绍自己,说他的家乡,说他的童年。于是龙小羽对自己的童年开始了回忆,他不断地向韩丁诉说着自己的过去。这些就是信息情节。韩丁通过对龙小羽不断地接触,发现自己竟然慢慢地对龙小羽的杀人动机产生了怀疑。他发现龙小羽是个正直善良、勤劳勇敢而且知恩图报的人,他真的会是一个冷酷无情的杀人凶手吗?他打算真正履行一个作为律师的职责,为他的情敌做无罪辩护。剧中不断地出现韩丁走在充满着岔道的铁轨上的画面,铁轨不规则地分向四周,通向远方。在这些铁轨中,韩丁的身影显得十分渺小。他沿着其中的一条铁轨默默地、无畏地走着,抑或是无知地走着。他会走向何方?他会走到哪条轨道?沿着那条轨道他究竟能不能成功的到达终点?他不知道,我们也不知道。这个情节则是典型的象征情节。象征情节总有一些含蓄的所指,它需要我们在鉴赏过程中去体会、辨认。信息情节则是不需辨认的纯粹的资料,抑或是现成的知识。信息情节的重要作用是能够使电视剧叙事的虚构性默默地为之消解,使虚构看起来扎根到了真实之中。
从整体上看,“海岩剧”是虚拟出来的发生在当代都市的浪漫爱情童话,这些爱情故事在现实社会中几乎很难找到,但“海岩剧”的可贵之处是把这些虚构的爱情故事用一种观众能够接受的手法表现出来,甚至让观众信以为真。这就是因为“海岩剧”作者没有忽略信息情节,而是越到细微之处越做文章,用信息情节潜移默化地来进行讲述,在细节创作上真正体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
下一篇:浅谈电视台节目的平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