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医药卫生

浅谈中药功效分类与药性系统间的内在规律研究

编辑:

2012-12-18

即使“性-味”构架相同,为何各类效应又存在差异呢?由表可见,不同类别药物因归经不同,与性味及作用趋向结合所共同表达的功效各异。如同有“辛-温-浮”药性系统基本构架的药物,归肺经则表达发散风寒效应,性热归脾胃肾则表达温里祛寒效应,归心经(辛-温-浮-心)则表达开窍醒神效应。“辛-温-归脾胃”为化湿功效特征;而“辛-温-肺-有毒”药性系统则为温肺化痰药特征。同有“苦-寒-沉降”基本构架的药物,归肺经为清肺化痰效应特征,归大肠经的则表达攻下、峻下效应;若主归肺胃则多表达清热泻火效应,归心肝经多为清热解毒、清热凉血药的特征。同为“甘-温”之品的补气、补血、补阳药,也因归经不同,其作用各异。可见,归经在药性系统构架中占有核心地位。因而开展药性研究,除关注性与味之间可能存在的交叉分层效应外,则很有必要与归经(药物的作用部位与范围)相结合共同探讨,关注相同或不同“性-味”作用于不同部位,其呈现的效应特点。若单纯探讨归经,而忽略研究载体自身存在的“性-味”特点,亦难全面阐释药性的科学内涵与用药规律。

此外,药性系统中,作用趋向与其他性能之间也有关联、交叉。一般具有辛甘之味与温热药性药物,多表现为升浮;具有酸涩苦咸之味与寒凉药性之品,多数表现为沉降之性。反映出多数药物的性味与升降浮沉具有的共性和关联性。毒性在药性系统中不具有普遍性,少数类别如化痰药、攻毒杀虫去腐生肌药多数具有毒性,而峻下药全部有毒。

有学者用统计法对《神农本草经》中所含药物的四气与功效、药物自然属性、五味等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也有对中药性能-功效关联性进行分析,认为功效与性能相异而相关;并有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清热药的药性与功效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可见学者们均在关注“性-效”的关联性。

综上所述,不同类别中药具有特定的药性系统构架,且与功效存在着必然联系;开展药性理论研究,应以中药功效为线索,按类把握药性系统基本构架特征,探索各个性能之间的内在规律;关注每类药的物质基础在药性系统中,其生物效应表达的特异性、层次性,以科学阐释中药“性-效”内涵;通过基础研究,可修正药性认识的偏差,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药性理论。

精品学习网 医药卫生栏目

标签:医药卫生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