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06-22
3 激发经气、才能产生补泻效应
现代研究认为,针刺的补泻作用,实际上就是对机体的调整作用。例如:临床实践证明,针刺天枢穴既能治疗便秘,又能治疗腹泻;针刺内关穴既能治疗心动过速,又能治疗心动过缓,这就是腧穴双向良性调整作用的具体体现。而针刺过程中所施行的补泻手法,就是促使机体组织兴奋或抑制的关键所在。一般来说,凡能激发经气、鼓舞正气,促使体内各种低下的功能得以恢复旺盛的方法,称为补法;凡能疏调经气、泻实祛邪,促使体内过于亢盛的功能得以恢复常态的方法,称为泻法。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当毫针作用于机体的刺激量达到一定强度时(即引起得气的最小刺激量),就可以引起组织细胞的兴奋或产生动作电位[3],从而激发经络的功能,促使人体阴阳自和,趋于平衡。而外加刺激量的大小,决定着针刺得气的强弱。刺激量大,则针下感应强烈;刺激量小,则针下感应柔和。通常针刺泻法,刺激量大,多用于实证;针刺补法,刺激量小,多用于虚证。通过运用不同的针刺补泻手法产生不同的刺激强度,就可以获得或补或泻的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掌握好针刺补泻手法是针刺作用产生的关键之一。在不同的病理状态下,运用熟练而恰当的针刺手法,既不使太过,也不使不及,正所谓“补泻无过其度”(《灵枢·五禁》),才能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其次,针刺取穴不宜过多。曾有一女性老年患者自述其患腰椎间盘突出伴右下肢坐骨神经痛,在某医院行针灸治疗时,由于每次扎针太多,以至于她不仅产生了恐惧感,而且自觉体力越来越弱,甚至连路都走不动了。由此可见,针刺是用来调气的,用之必须适度。倘若用针过多,则会伤气、耗气,日久反而会致病体更虚,这也是古人“针刺有泻无补”的一个佐证。第三,严格遵守“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之古训,对于体质虚弱之人,应该避免用针。如:素体虚弱、久病体虚、严重贫血、疲乏劳累、饥饿之人等等,均宜治以甘药,或饮食调养。笔者曾治一形体瘦弱、面色萎黄、气血不足之男性中年患者,因肩背痛而来寻求针灸治疗。扎针不到5分钟,病人即出现晕针现象。立马采取取针、平卧、饮水等措施,方使其转危为安。可见:当患者处于极度虚弱、脏腑功能低下时,单纯用针刺治疗不仅不能兴奋机体、驱邪外出,反而重竭其气,致使虚体不任。汪机·《针灸问对》指出:“若夫病邪大甚,元气已伤,决非针之所能济矣”。古代前贤所论,真知灼见。
总之,“针刺浑是泻而无补”之说,有其合理的一面。临床诊疗疾病,当根据症候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当用针时用针,当用药时用药,或针药并用、内外合治。这也是古代医家明确指出的:“针、灸、药因病而施者,医之良也”(《针灸聚英》)。
标签:医药卫生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