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证劵金融 > 公司研究论文

浅谈短视行为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论文

编辑:sx_yangk

2014-11-25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决策短视行为。文章从公司管理层、投资者等相关资本市场主体的行为角度即短视行为来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浅谈短视行为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企业资本结构安排影响融资决策,一个公司选择的融资方法直接影响到公司价值。尤其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拥有着股权融资的便利渠道,但是只有合理地加以利用,才能在有利于公司的可持续成长的同时有利于我国资本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调查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严重的股权融资偏好。从资本结构啄食顺序理论来看,如果企业需要外部融资,应当首选债务融资。但在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者的共同约束下,使得我国上市公司普遍热衷于公开发行股票(IPO)、增发股票等股权融资方式。

一、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现状

从股权融资方式本身来看,发行费用高、易分散股权,理论上成本应当比债权融资成本高。但是在我国政府给予上市公司大量的政策照顾,大大降低了股权资本成本,加之股权融资的无偿性,无法对公司管理者形成有效的约束,使得上市公司更倾向于股权融资。在成熟的金融市场上,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公司的管理层应当本着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的去市场上融资,而不是为了融资而去融资。但是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由于融资门槛较低,制度不健全等原因,经常看到许多上市公司的恶意融资行为,甚至到了非理性的程度。本着“不融白不融”的观念,在投资项目不明确的情况下进行巨额的再融资。恶意融资无异于“杀鸡取卵”,大量的资金需求对市场造成冲击,可以说是对资本市场资金供给能力的一种透支,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市场相关主体短视行为对股权融资偏好的影响

从外部市场环境来看,主要是投资者的短视行为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我国资本市场不成熟很重要的一点体现在投机行为更甚于投资,存在着严重的关联交易、机构投资者操纵市场、恶意炒作等现象,市场的投机性过强,价格波动过大,大部分投资者仅仅是为了获得短期股价波动收益。在这种充满投机氛围的市场中,公司股价时常偏离其内在价值,不再以公司的经营业绩为基准,出现虚高的现象。与此同时,投资者甚少关注公司的长期发展及股利分红,因此上市公司就能给予中小股东偏低的分红,甚至不分配。投资者的短视行为导致对自身资本权益的忽视大大降低了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成本,这些宽松的环境构成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有利外部条件,以不符合公司价值的价格圈得大量资金。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