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houhong
2014-02-17
大家好,欢迎来到精品学习网,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2002—2010年中国碳金融研究文献分析,希望大家喜欢!
【关键词】研究,文献,分析,金融,碳,2010,年中国,2002,
由于中国关于碳金融类文献的研究最早源于2002年,在此笔者拟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2—2010年经济与管理类期刊和报纸上刊登的中国碳金融类文献进行粗略统计,选择“中国知网”作为研究的文献数据源。
笔者以“碳金融”(或含“碳交易”)作为主题词进行搜索,截至2010年12月9日,共搜索到相关文章1 062篇,历年篇数如表1所示,研究的趋势变化如图1所示。
(二)2002—2010年碳金融研究发展趋势
总体而言,自2002年以来,中国对于碳金融的研究日益成熟和丰富,文献产出数量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总体而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1. 起步阶段。2002—2004年共有3篇文献,平均每年1篇,说明研究碳金融的学者很少,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2. 逐步增长阶段。从2005年开始,中国对于碳金融问题的研究文献数量进入逐步增长阶段。2005—2008年,碳金融的研究文献(包括报纸)数量约为45篇/年,而这一时期正是全球碳交易应运而生的时期。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全球碳交易市场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2007年碳交易量从2006年的16亿吨跃升到27亿吨,上升68.75%。成交额的增长更为迅速,2007年全球碳交易市场价值达400亿欧元,比2006年的220亿欧元上升了81.8%,2008年上半年全球碳交易市场总值甚至就与2007年全年持平{1}。基于此,以碳交易为特征的碳金融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使得研究文献数量快速增长。
3. 快速增长阶段。从2009年开始,对于碳金融问题的研究文献数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为各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更是催生了低碳金融的创新与发展。随着这一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金融领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和探讨的课题,需要研究人员给予理论指导或对策建议,使得这一时期研究文献数量快速增长。
二、中国碳金融研究内容分类统计分析:2008—2010年
对前部分文献进一步精细搜查,笔者将碳金融主要划分为三大部分:低碳经济和碳金融关系研究、碳金融的创新性研究和碳金融风险防范研究。其中,由于目前碳金融主要包括基于碳交易的碳金融机制和基于节能减排的碳融资两部分,故将碳金融的创新性研究划分为碳交易机制研究和商业银行低碳业务研究,并分别抽出碳交易定价权研究和绿色信贷研究两个主要话题(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由于前述第一和第二阶段文献产出数量不是非常多,此部分主要以2008年以后文献作为统计对象,更具典型性。
(一)低碳经济和碳金融关系研究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很多重要的理论。基于此,很多学者在低碳经济兴起的同时也开展了对两者关系的探讨,并且研究逐渐深入,达成了一定的共识,有助于全面地理解碳金融的起源并发挥其作用。
学者们共同的观点为:低碳经济发展为碳金融的出现提供了契机,由低碳经济发展所衍生的碳交易机制、社会责任与环境规范压力激发的低碳金融需求将推动碳金融机制的发展和完善;而低碳经济的繁荣离不开资金,更离不开资金的运作者——金融业的积极深度参与,碳金融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主要的推动作用,成为低碳经济制高点。李平(2010)、罗晓娜、林震(2010)、初昌雄等(2010)认为:碳金融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需求。周秋玲等(2010)进一步从货币体系、投融资体系、衍生品市场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低碳经济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影响。侯亚军(2010)则从促使企业履行“节能减排”责任、增强向“低碳”项目“输血”的功能、推动“低碳”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强化企业自身建设等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碳金融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
(二)碳交易机制研究
从2002年起,中国学者便开始了对碳交易的研究,并且数量逐年增加,尤其是在2009年之后,研究趋势迅猛上升,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深入探讨,体现了碳交易作为碳金融基础的重要性,也对碳交易的实践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随着低碳交易市场规模的扩大,碳排放权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因此发达国家围绕碳减排权,已经形成了碳交易货币以及包括直接投融资、银行贷款、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衍生品为支撑的碳金融体系。中国学者在探寻碳交易机制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王元龙、田野(2009)、周剑初(2008)等分析了国际碳交易市场的现状,为国内研究提供了参考。王江等(2010)、王玉海等(2009)总结了过渡期中国碳交易的情况,提出产生问题的根源在于当前没有一套合适的碳交易制度安排,从而无法通过市场去配置碳排放权。张茉楠(2009)、贺军(2007)、郭莉(2009)等提出了中国碳交易制度的构建措施,主要包括统一交易机制、完善碳排放交易标准的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碳交易市场风险监管体制等。
(三)碳交易定价权研究
随着碳交易实践的深入开展,从2008年就有学者敏锐地发现了中国作为国际碳贸易最大的卖方市场却缺失碳交易定价权。这一观点逐渐引起学者们的重视,许多学者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这对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增加中国碳经济下的国际货币体系发言权非常必要。
方虹(2010)、袁定喜(2010)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尚未真正参与到国际碳金融市场游戏规则的制定过程中,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没有话语权和主导权。马万柯(2009)、王丽娜(2010)、袁定喜(2010)、周伟军(2010)等分析了中国目前碳交易中定价权缺失的原因主要是中国碳金融建设发展滞后,缺乏成熟的碳交易制度、碳交易所和碳交易平台,更没有碳掉期交易、碳证券、碳期货、碳基金等各种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产品以及科学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难以同国际金融机构相抗衡。基于此,王丽娜(2010)、鄢徳春(2010)等提出要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多层次一体化碳交易定价机制,需要政府提供相关政策的扶持,加强碳期货市场建设和国际合作,加强清洁发展机制(CDM)信息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等。
(四)商业银行低碳业务安排
商业银行碳金融制度和业务安排是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碳金融的主要体现。截至2009年,中国多数学者集中于探讨碳交易市场而忽视了商业银行在碳金融中的参与,2010年,商业银行在碳金融中的作用才得到学者们的重视,文献数量突飞猛进,如何积极有效地发展碳金融成为亟待深入探讨的问题,也是目前学者们讨论的焦点。
陈游(2009),李明、卢爱珍(2010)、郭清马(2010)分析了碳金融给中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机遇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国际博弈、经济效益、品牌效益等方面,挑战来源于交易成本、政策保障、人才储备、中介机构等方面,基于此,他们分别提出了应对性的措施。刘佳(2010)、连平(2010)系统地介绍了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及风险识别与防范,并结合国内外碳金融发展现状、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面临的障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唐斌(2008)、刘萍(2009)、董玉华(2009)等进一步联系实际,分别总结了兴业银行、民生银行等开展碳金融业务的实践经验并进行引申和扩展。
(五)绿色信贷机制研究
关于绿色信贷的研究已有大量成果并在实践中得以应用,其主要是以环境金融、绿色金融为理论研究基础。由于本文研究的是碳金融话题,所以仅对与碳金融开展有关的绿色信贷的文献进行粗略统计。
目前学者们均认为绿色信贷是银行业应对环境风险、提升国际竞争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有力金融杠杆,但是商业银行在推行绿色信贷过程中却障碍重重。党春芳(2009)、吴玉宇(2009)等探讨了如何排除绿色信贷推行过程中的障碍和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机制构建;陈海若(2010))总结了绿色信贷的起源与内涵、绿色信贷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绿色信贷在中国的研究情况。
(六)碳金融风险防范研究
碳金融是一个与环境、政治、经济、金融等诸多领域密切相关的新生事物,因此,碳金融及其创新必然存在着许多风险,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金融衍生工具的操作风险。然而学者们对风险的专门研究却相对比较少,多数只是在重点探讨碳交易或碳金融创新之后简单提及,所以目前对碳金融风险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周剑初(2008)、段茂盛(2008)、苗晓宇(2010)、赵伟达(2010)等分析了商业银行在开展碳金融业务时潜在的各类风险,提出了防范的建议和措施,提醒金融企业在进行碳金融创新的同时,要聚焦风险和收益,适度发展,切勿盲目追赶。王留之、宋阳(2009)提出要充分认识到碳金融衍生工具是一把“双刃刀”,如果风险能够得到有效地控制,就能够为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并使那些缺乏流动性的资产产生流动性,同时也为金融企业和投资者带来丰厚的收益;反之,将会给企业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三、中国碳金融研究方法统计分析:2002—2010年
标签:金融研究论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