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11-27
(11)《宋史·张载传》,《张载集》,第386页。
(12)张载:《经学理窟》,《张载集》,第264页。
(13)张载:《经学理窟》,《张载集》,第273页。
(14)张载:《正蒙·太和》,《张载集》,第8页。
(15)张载:《正蒙·太和》,《张载集》,第7页。
(16)此处“实际”当为“真际”之误。因为无论从其对“实际”之所谓“诚也,天德也”的规定和诠释看,还是从其后面从对比角度所提出的“其语到实际”来看,前面所谓的“实际”都应当是指“真际”而言。如果再结合其后面的“彼欲直语太虚,不以昼夜、阴阳累其心,则是未始见易,未始见易,则虽欲免阴阳、昼夜之累,未由也已。易且不见,又乌能更语真际”来看,其所谓“真际”其实也正与“诚”、“天德”处于同一层面;如果再从其“真际”、“实际”的对比言说来看,则这里的“实际”也只能首先指“真际”,然后才能有对“实际”的言说,所以这里特意以对比的方式校出。
(17)张载:《正蒙·乾称》,《张载集》,第65页。
(18)范育:《正蒙序》,《张载集》,第4页。
(19)《宋史·张载传》,《张载集》,第386页。
(20)张载:《正蒙·天道》,《张载集》,第13页。
(21)张载:《正蒙·动物》,《张载集》,第19页。
(22)张载:《经学理窟》,《张载集》,第256页。
(23)张载:《语录》,《张载集》,第313页。
(24)张载:《经学理窟》,《张载集》,第266页。
(25)参见丁为祥:《命与天命:儒家天人关系的双重视角》,《中国哲学史》2007年第4期。
(26)参见丁为祥:《从“我固有之”到“天之所与”——孟子对道德理性之发生机理、存在依据及存在根源的探讨》,《哲学研究》2008年第8期。
(27)张载曾明确指出:“有意为善,利之也,假之也;无意为善,性之也,由之也。有意在善,且为未尽,况有意于未善耶!”见张载:《正蒙·中正》,《张载集》第28页。
(28)张载:《正蒙·太和》,《张载集》,第9页。
(29)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页。
(30)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第4页。
(31)《陆九渊集》卷十《与黄康年》,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32页。
(32)《陆九渊集》卷十一《与吴子嗣》,第147页。
(33)《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07页。
(34)《陆九渊集》卷二《与朱元晦》,第26页。
(35)关于宋明理学总体上之道德本体论的性质,请参阅牟宗三《心体与性体》第一册第三章《自律的道德与道德的形上学》,主要指宋明理学是由道德的进路直达形上超越的领域,而不是将道德(规范)直接提升至本体的层面,牟宗三常常指谓宋明理学包括整个儒学都是“成德之教”,就是指其由道德的进路直达宗教信仰的领域而言的。见牟宗三:《心体与性体》,台北:正中书局,1990年,第115-190页。关于宋明理学的这一特点,也请参阅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的《中国哲学之特色》一节。比如“中国哲人探求真理,目的乃在于生活之迁善,而务要表见之于生活中”;“中国哲人在方法上更极重道德修养,以涵养为致知之道……穷究宇宙人生的真际,要在德行实践上做工夫”;“中国哲人认为真理即至善,求真乃即求善。真善非二,至真的道理即是至善的准则。即真即善,即善即真”。甚至,张岱年在1957年该书的“新序”中明确指出:“程朱理学以‘理’的名称把封建道德的基本范畴永恒化绝对化了,以为是宇宙万物的根源……”。以上引文均见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5-7页;最后一条引文则见于其“新序”
宋明理学对自然秩序与道德价值的反思为朋友们整理到此,希望可以帮到朋友们!
相关推荐:简析孔子权变思想及其在现代的意义
标签:科技哲学论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