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关于孔子心理和谐观的当代启示

编辑:sx_wangha

2013-11-29

广大朋友们,关于“关于孔子心理和谐观的当代启示”是由精品学习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一、心理和谐的概念与理论逻辑

孔子并没有直接提出心理和谐的概念,但他的思想中蕴含了心理和谐的理念。什么是心理和谐?笔者认为,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表现,是一种心理上和行为上的良好状态,是个人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和谐心理是一种理想的心理类型,也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和谐状态。心理和谐状态的外在表现为:热爱社会生活,热爱他人,欲望适度,宽容大度,没有大的情绪波动,与人善处,以礼待人,以德服人。

孔氏心理和谐观是在“仁”的理念框架下展开的。孔子所谓的“仁”有“爱人”“克己”“复礼”等层面的含义。《论语》云:“子曰:克己复礼为仁。……攀迟问仁,子曰:爱人。”,“仁”既要“爱人”亦即爱众;又要“克己”,还要“复礼”。它不仅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还是个体实现心理和谐状态的最高指导思想。有学者认为,孔子的“仁”是由血缘基础、心理原则、人道主义和个体人格四个层面构成的思想体系,其精神特征是“实践理性”。这在日常生活中主要表现为:(一)与血缘相对应的家庭美德,如孝悌;(二)与普世价值对应的社会公德,如爱人;(三)与个体相关的品德,如完全的人格。孔子强调仁与礼的内在同一性,即实现心理和谐,要求指导思想和实践手段的统一。实际上,孔子的心理和谐思想主要表现为“和”,即和谐;它是孔子人文精神的核心。其弟子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这代表了孔子的思想,治国处事待人,均以和谐为价值取向。在处理人际关系、社会事务时,孔子强调“和而不同”,既承认差异,又和合不同,通过互济互补,达到和谐。因而,孔子的心理和谐的状态可以归纳为:善待自然,待物以礼;热爱社会,以礼相教;善与人处,以礼相待。从《论语》一书看,“仁”以“爱人”“克己”“复礼”的思想为指导,并成为当时处理社会问题、调节人际关系的一种心理模式。

此外,孔子“中庸”思想承认事物对立的两端是客观存在的,对于对立的两端应持“和而不同”的态度。这一思想不仅是儒者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和处事原则,还渗入到一般人的社会心理之中。孔子强调在处理万事万物时,都要坚持“中庸”之道,才能达到和谐、有序。这主要表现为孔子强调情感与理性的合理调节,以取得社会存在和个体身心的均衡稳定,即不需要外在神灵的膜拜、非理性的狂热激情或者追求超世的拯救,以实现自我心理和谐以及社会和谐。作为个体生命的人,生活在自然、社会之中,是和谐运动过程中关键环节,因而人的心理状态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孔子看来,要达到心理和谐状态,就要遵循“仁”的规律。

现代心理学把环境压力作为影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这里说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和个体内部环境。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环境因素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环境因素在心理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始终是心理学的中心议题之一。这一点与孔子的心理和谐智慧有异曲同工之妙。孔子以“仁”出发点,从社会、人文、个体三个角度提出了达到心理和谐的条件与途径。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