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哲学 > 美学论文

试论陶澍书法的美学来源

编辑:

2014-03-25

三、唐人之法:法度严谨

在中国书法史上,楷书分为两大派系,魏碑和唐碑。两种楷书,书法风格截然不同,各有千秋,是楷书发展史上的两朵奇葩。虽然同属楷书,但他们是两种不同的风格特征,是两种不同的美。魏碑古朴,唐楷尚法。两种楷书的美术特质的不同,是因历史时代的不同,是时代的差异所决定的。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本汉》云:“字体真可决时代也。夫古今风气不同,人生其时,辄为风气所局,不得以美恶论,而美恶亦系之。”

唐代楷书法度严谨,溯其源流,其不始于唐代,而始于隋。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禅师,继承先祖遗风,广播王羲之王献之书法。曾书真草《千字文》八百余本散发于浙东诸寺,为学习王羲之书法提供了临摹范本。

“尚法”主要是讲求一种规则、规律、规范,尚法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对事物整体性、本质性的智慧把握的一个阶段,是人们丰富的感性的历史经验的知性成果、理性结晶,它对于物态文化和意态文化的创造实践,也有着极大的促进、推动作用”。

唐代书史上,书家大都追求楷书的法式。欧阳询“骨气劲峭,法度严整”,“得晋规矩”(《书林藻鉴》录杨士奇语),“尺牍所传,人以为法”(《新唐书》本传);虞世南则“得智永笔法为多”(黄庭坚《题蔡致军家庙堂碑》),其小楷“宽绰而有余”,“足为楷法”(《佩文斋书画谱》录《攻媿集》);褚遂良“在唐贤诸名世士书中为秀颖,得羲之法最多者,其字有隶法”(录米友仁《跋褚遂良哀册文》);陆柬之也“有法体”(李嗣真《书后品》)。而稍后的薛稷,“于书得欧、虞、褚、陆遗墨至备,故于法可据”(董逌《薛稷杂碑》)。唐代的楷书大家大都追求“法”,以法为审美取向,但不囿于法,法中求变,展现出多种风貌,如法度森严,筋骨强健,端庄凝整,雄秀劲媚。

陶澍书法非常注重法度。陶澍书法中有唐代尚法的精髓。陶澍书法面貌体现出这种审美倾向,是与其书学背景密切相关的。陶澍曾学习过唐楷,其在岳麓书院读书时曾临摹过《麓山寺碑》,后学习过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等唐代楷书大家的书法。其在后期的书法实践中,熟知唐楷之法度,取之为自用,讲求规矩,带有尚法的审美取向。

陶澍是帖学书家,他学帖以二王为宗。又因在碑学运动的影响下,他研究金石,临写北碑,学习唐楷。正因如此,使得其书法出现了多元的美学风貌。

相关推荐:

儒道互补的美学功能

建国五十年美的本体论研究述评

标签:美学论文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