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5-12
从思想理论历史发展的进程看。春秋战国是社会变革期,在思想领域,百家争鸣,诸子蜂起的局面,主要有儒、墨、道、法四家。各学派伦理思想获得了自身的形态,建立了不同的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理论体系。而老子既与儒“述而不作”,“道尧舜之道”不同。又与法家有别,他对西周文化采取批判态度,否认传统的宗法等级规范.体现出“避世之士”的那种“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的态度。王弼的伦理学说及其以他为始唱的玄学,是汉魏之际诸子之学的理论总结和思想演变的必然归宿。王弼在《老子指略》中指出,春秋以来儒、墨、道、法、杂家各有所得,也各有所失.只有道家才做到“崇本以息末,守母以存子”既高于各家,又不遗漏各家的长处。魏晋玄学产生的直接思想动因是东汉后期出现了名教危机研究名教的经学成了仕途捷径,训诂章句成了时髦学风。“举秀才,不知书;察孝行,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为鸡”(《抱朴子·审峰》,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晋书·刘毅传》)的局面。名教虽产生了危机,但并不等于名教礼仪不再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要发挥名教的作用,必须寻找新的理论依据和表现形式,关于“名实之辩”玄学产生了。论证自然和名教的统一,老子与王弼伦理思想比较是王弼伦理思想的主题.也成了玄学的主题,目的是为名教的存在提供新的形而上的根据.以挽救名教的危机。
综上所述,老子到王弼的伦理思想,既有其历史的必然,也有思想逻辑的必然。其历史背景和思想基础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因而决定了王弼与老子思想的历史渊源关系。王弼无论是继承还是发展老子学说,都与其所处的时代课题分不开。他们的伦理学说.对中国后来的历史文化、人们社会生活、心理结构以及国民素质,都产生过积极和消极影响。因而结合今天道德建设的实际,反思他们的伦理学说,把握王弼对老子的发展.消除其消极影响.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关推荐:
标签:中国哲学论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