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9
16.24
18.58
0.1002 mol/L TiCl3标准溶液的用量(ml)
1.41
1.01
2.20
0.01807mol/L K2Cr2O7标准溶液的用量(ml)
66.29
58.33
68.70
测得Fe(Ⅲ)含量(mol)
6.0000×10-3
4.4665×10-3
5.2147×10-3
测得Fe(Ⅱ)含量(mol)
1.1872×10-3
1.8576×10-3
2.2338×10-3
Fe(Ⅲ)理论含量(mol)
5.0063×10-3
4.1225×10-3
5.0125×10-3
Fe(Ⅱ)理论含量(mol)
2.1761×10-3
2.2088×10-3
2.4423×10-3
Fe(Ⅱ)氧化率
45.44%
15.90%
8.54%
Et
0.06%
—0.12%
—0.09%
5、 结论
由上述实验结果可得,若铁矿石模拟试样仅采用磷硫混酸高温加热,溶解效率低,所得结果Fe(Ⅱ)的氧化率高,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在磷硫混酸中铁电对的电极电位降低,继以高温加热使Fe(Ⅱ)更易被氧化所致,也有可能是加入NaF造成的结果,因加入NaF虽然可以掩蔽Fe3+的水解效应,但是Fe3+与F-配合物的形成,促进了空气对Fe(Ⅱ)的氧化,导致Fe(Ⅱ)的测定结果明显偏低。若矿样以浓HCl水浴缓慢加热溶解,则由结果显示氧化率比前者低,但仍较高,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矿样加热溶解过程时间太长,使部分Fe(Ⅱ)氧化为Fe(Ⅲ)导致的。而当矿样用浓HCl+SnCl2(定量)在45 oC溶解时,所用时间较短,溶解效率较高,且氧化率低。实验结果明确显示了这一点。同时由于该法没有汞污染,故可以推广应用。
6、 视野拓宽
在无汞法测铁领域,除了本实验所用的方法之外,另有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铁;2,4,6—三(2’—吡啶基)—1,3,5—三嗪分光光度法测铁等。在分光光度法测定Fe(Ⅱ)时常用的显色剂是邻菲罗啉,一般用于测定各类样品中的总铁含量。大大量的Fe(Ⅲ)存在时,邻菲罗啉法测定Fe(Ⅱ)存在明显误差。主要原因是Fe(Ⅱ)和Fe(Ⅲ)都能与邻菲罗啉形成配合物,且在光的作用下,Fe(Ⅲ)配合物被慢慢还原为Fe(Ⅱ)配合物。利用F-掩蔽Fe(Ⅲ)的干扰,用邻菲罗啉法测定铁(Ⅱ)已有报道,其稳定性不令人满意。2,4,6—三(2’—吡啶基)—1,3,5—三嗪是测定铁(Ⅱ)灵敏度很高的显色剂,由于Fe(Ⅲ)影响铁(Ⅱ)的测定,通常在还原状态下测定总体。但是由于无汞测定法手续烦琐,为了寻找一种简便、快速、无污染的测定方法,采用铁矿石经盐酸溶解后,加入H2O2氧化,使铁全部转变为Fe(Ⅲ)。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M)是一种良好的溴化试剂,并因其具有弱氧化性,已用于测定具有还原性的有机药物,如VC和炔类等。特别是VC与NBSM的反应定量、快速,终点敏锐,已成为测定VC的常规方法之一。采用NBSM返滴定过量的VC法间接测定铁,以碘化钾—淀粉为指示剂,终点由无色变成蓝色,变色敏锐,重现性好,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