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题的训练是教学开放的一种很好的操作手段。教师应挖掘数学思想方法,改变呈现方式,引进开放题,让学生参与训练。教师设计练习时,要多设计一些具有实际意义和思考价值的开放题,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创新的习惯,发展思维创造性。
(l)条件的开放。在设计开放题时要冲破原来的设计模式,可以给出多余性的条件,也可以隐含规律或条件,让学生主动地去筛选或寻找条件,进行创造性学习。例如:小红家的新房长9米,新房的一端是正方形会客室,另一端是卧室。如果要在卧室的顶面四周装上饰条,需要买装饰条多少米?乍一看这道题只有一个条件,似乎无法解答,但我们只要画一张示意图,利用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的特征,就能直观地看出卧室的周长就是新房两条长之和,即9×2=18(米)。
(2)问题的开放。传统的习题中,问题一般是固定的,学生可以根据问题进行分析,找条件,然后把条件综合起来解决问题,形成了比较单一的思维模式。因此,在开放性习题的设计中,可设计一些需先提问题再解决的问题。根据同样的条件往往可以提出许多不同的问题,这样学生思考的空间就比较开阔。
例如:学校开展植树活动,五(l)班植了30 棵树,五(2)班植了50 棵树,
?(先提出不同的问题,再解答)
引导学生综合以前学过的知识,使学生产生一系列的联想,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并予以解答。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又让不同经验和能力水平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也充分体现出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
(3)解法的开放。以往教师在讲解题方法时,只讲一种或两种方法,其他的解法不予理睬,甚至予以否定。这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教师要解放思想,革新观念,开放学生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因此,只要是学生的解题策略合理、正确,就要给予肯定、鼓励,如果能独辟蹊径,那更要提倡。
例如:在教“比较4/7和3/8的大小”时,让学生自学、讨论、探索,结果学生得出五种解法。
从上可知,学生的创造力是不可低估的,他们在探索和掌握计算方法时所获得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正是《 数学课程标准》 所追求的。
(4)思路的开放。即题目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解决问题可以从不同的知识、不同的策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探索,可以使学生获得思维训练。
如在教学除法计算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题目:二(l)班有24 名同学参加广播操表演,请你帮助设计一下,可以怎样排队?
(5)结论的开放。结论的不确定或不唯一,是开放性习题的显着特征之一,正因为如此,使得这样的开放性题目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这正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能使小学生积极地思考,独立地探求多种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探求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了商不变的规律之后,设计如下的探索性习题。
( )÷3 = ( )÷15
或l20÷40= ( )÷ ( ) =( )÷( )=( )÷( )……
开放性练习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好数学创设了机会。它使学生由消极的等待条件发展为主动的获取条件,进行创造性学习,从而点燃了学生心灵深处的创新之花!
四、小学数学教学的快乐环境
愉快教学能够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把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作为基本要求,使我们
下一篇:钻研数学教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