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合理选择思维起点的若干途径

2012-09-24

【编者按】:数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数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精品学习网论文网为您提供数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人的思维是由问题引发产生的,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思维起点的选择。一个问题引发

思维的起点是多样 的。当思维起点选择合理、准确时,解题就能得心应手;当思维起点偏

离时,解题就容易误入岐途,陷入繁杂 的计算无法自拔或走向死胡同。

1.以基本概念、公式、法则为思维起点

数学中的许多问题常是以概念、公式、法则的变形应用为基础来设计的。通过对问题的

分析,联想起相关 的要领、公式、法则,往往容易开启思维的大门。

例1 把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入括号中。31000除以1700的商是18,余数是( )[①4 ②

40 ③400]。 学生往往会选①,这是学生没有把握概念的本质特征造成的。学生在学习“商

不变规律”时将“所得的商不变 ”误解为“所得的结果不变”,正确的答案应该是③。

1 1 1 1

例2 计算9─+1─÷─×9。计算时学生很可能先算─×9, 导致

6 2 9 9

错误,应要求根据法则进行合理的运算。

以基本概念、公式、法则的联系为解题思维起点是优化解题的重要途径。

2.以解题的目标为思维起点

解题的目标是解题过程中思维的重要导向。解题时,常常要以目标作为思维的起点,从

中获取信息,寻找 捷径。一旦目标被抓住,思维方向就更明确、更具体,解题过程中的推

理就更有针对性。

1 1

例3 李林喝了一杯牛奶的─,再倒满水后, 又喝了这杯牛奶的─

6 3

,再倒满水后又喝了半杯,又加满了水,最后把一杯都喝了。李林喝的牛奶多还是水多?

分析 如果按照题中的问题,从喝的角度求水有多少,是一道很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如

果改变目标从“喝 ”的反面“倒”进水有多少为思维起点,则问题变成了一道简单的分数

加法计算题。小林第一次把杯子

1 1

里的牛奶喝了─杯,第二次又喝了加满杯子的混合液体的─,所以第二

6 3

1 1 1

次又倒进了─杯水;同样地第三次又倒进了─杯水,三次共倒进(─+

3 2 6

1 1

─+─=)1。也就是说喝的牛奶和水同样多,都是1杯。

3 2

这种解题方法就是以解题目标为思维起点,通过解题目标的分析及各阶段性目标逐步推

进,使思维愈加明 确,难度也相应降低,直至问题解决。

3.以合理假设为思维起点

假设是数学解题中的一种常用的思维方法。有些问题直接由条件难以找到解题的突破

口,此时可通过合理 的假设,推出与已知条件相矛盾,然后进行适当的调整,得出问题的

结论。

例4 松鼠妈妈采松果,晴天每天采20个,雨天每天采12个, 它一连8天共采了112

个松果。问这几天中晴 天、雨天各是多少天?

分析 假设这8天全是雨天,则一共可采(12×8=)96(个),比实际少了(112-96

=)16(个),这是 因为把晴天每天采的20 个都当成了12个,从而可求出晴天的天数为

(16÷(20-12)=)2(天),雨天为( 8-2=)6(天)。

引入假设虽然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但必须保证假设的合理性。既要保证解题的优化,

又要使解题过程完 整无误。

4.以合理转化为思维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