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知识建构,交流评价
1、认真观察,整体感知,建立四种图形的表象。
①学生认真观察四种图形的特点,说一说,认一认。
②闭上眼睛,想一想这中种图形的样子。
③各小组从组内的作品中每种选一个最漂亮的图形贴到黑板上。
④把贴在黑板上的图形进行分类,并向同学们汇报交流。
⑤让学生结合实际说说身边见到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学生之间交流评价)
(说明:认识图形后,让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加深对图形的直观认识、建构知识的完整表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并在活动中通过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时时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思考、探索、操作,把平面图形的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留在纸上,还懂得通过观察各种图形的细微不同辨析各种图形的类型。还通过各种活动进一步认识了这些图形。
五、习题设计:
1、游戏
①教师说出平面图形名称,学生根据要求举起图形。
②抢答:教师出示各种图形、学生抢答(说出图形名称)
③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辨析(教师分别说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名称,学生按要求出示相应的图形)
2、“连一连”。建立图形与名称的联系。
教材36页,把四种图形与对应的名称连起来。(学生先连一连,然后课件演示。)
(说明:通过举、抢、辨、连等活动,进一步使学生辩认平面图形,感受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3、“说一说”。体会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36页“说一说”,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图形吗?(课件演示)
①老师介绍四种标志牌的含义;
②让学生说出每个标志牌的形状
③生活中你遇见过这样的图形吗?(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④对学生进行交通规则教育。
其实,交通标志牌还有很多种,形状也很多,建议同学们利用双休日去做一个小调查,把你看到的、了解到的交通标志牌有关情况汇报给同学们好吗?但是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我们乘车或行走的时候一定要看交通标志牌,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点评:让学生通过课件演示过程认识交通标志牌的含义及形状,并有机地对学生渗透交通安全法规教育,加深了学生对这些图形的认识。同时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教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前章村小学)
4、“连一连”。进一步体会面在体上(形与体的联系)
&n bsp; 教材37页1题(学生连后,课件演示)
(说明:在学生完成此题后,用课件演示立体图形与对应面名称的分离连接过程,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面与体的联系,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5、“涂一涂”。体会不同图形的有趣,拓展应用。
教材37页2题(学生涂后,课件演示)。
(说明:这样设计与统计符合,对拼组图形中大小不同的各种图形进行涂色、分类,实际是学生从拼组图形中对平面图形的辨析过程,更深层次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6、想一想、画一画。进一步体会图形的有趣和应用价值。
教材37页3题,(学生完成,课件演示)。
7、数一数。加深图形的综合应用。
教材37页4题,(学生数后,课件演示)。
(说明:6、7两题让学生画一画,找规律,数一数,考察学生对图形的综合运用,既渗透了平面图形特征,又渗透了分类思想。鼓励学生用语言描述发现规律,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运用课件演示变化过程,既直观,又生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图形综合运用的能力。
8、游戏:摸一摸。
教师拿出一些物体让学生闭上眼睛摸一摸,说说你摸到物体的面是什么图形,看谁最聪明,摸的准,猜的准。
四、学习反思、品味收获
你今天学习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在哪些方面你表现最出色?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说明: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愉悦的学习中建立自信心)。
五、拓展延伸
回家后找一找家里哪些物体上有我们今天学过的平面图形。
(说明:拓展延伸给学生一个开放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课外学数学爱好数学的欲望,同时也是一次很好的反馈机会。)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实际教学的检验,我认为基本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本课的学习是学生在“摸、看、认、说、画、想、做”中通过动手操作,掌握四种平面图形的名称,样子,以及感悟他们的特征的。通过观察、体会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在学习方式中,我充分让在学生动手实践,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去思考、探索、经历、感悟、发现知识,总结知识,提高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建构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系,在探索活动中进行知识再创造,同时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巩固应用中,学生真正感受和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体会到数学就在生活中,数学就在身边,在总结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在愉悦的学习中建立了自信心。在合作交流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及良好的习惯和意志品质。
以上是我们这节课中感到较好的方面,但通过多次的平时教学实践和本课教学,我都感到采用“小组合作式”教学模式,以活动形式为主线,非常有序的组织学生活动,对于“大班制”课堂教学来说,有着它的一些制约因素。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协作,使活动组织的有序有效,以提高数学活动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方面还有待于我进一步去研究。
七、点评:(前章村小学 白永红)
1、以学生的认知经验为基础,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新的《教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本节课前学生已经有了对四种立体图形的认识基础,同时也或多或少地对平面图形有一定的认识。因此在课的导入时,我运用课件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参观“图形王国”、巧妙地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习的立体图形,自然地过渡到平面图形的认识。在探索阶段,联系生活实例开展教学,通过实际物体(如三棱柱)引出平面图形、三角形,通过小印章让学生认识圆等,通过这种设计,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有助于学生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建立感观观念。在巩固拓展时,创设了让学生“举、辨、摸、找、说、连”游戏活动,课堂上学生始终乐此不疲,兴趣盎然。整个数学学习活动中充满情趣,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
2、遵循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规律,体现立体→平面→立体的设计思路。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学习空间与图形内容的一个重要理念,立体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比较密切,而且比较常见。但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的建立相对稍难一些,而对于立体图形都是由平面图形组成这一客观存在,学生是能看的见、摸的着的。因此在教学中借助学生熟悉的立体图形设计让学生摸、看、画、描、摁的活动,把立体图形的面想办法分离出来,亲自经历、感受面来自于体,体会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同时又通过拓展应用活动;连一连、说一说、涂一涂、画一画、数一数、猜一猜等活动进一步感受“面在体上”,“体是由面组合而成”,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在体——面——体的转换中得到了新的发展。
3、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nb sp;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基础是他的经验和活动,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是通过操作获得的。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知识的再创造。如在橡皮泥上摁出三棱柱的上面,用印章印出圆,从长方体、正方体上找、画、描出长方形、正方形、还在巩固运用中安排了涂一涂、画一画,让学生通过这些操作活动,实实在在地经历和体会“面来自于体”,从而形成一定的表象,沟通体与面的关系。还设计了让学生闭上眼“想一想”四种图形是什么样子,通过小动物的话让学生“猜一猜”所需要的面在哪个体上。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图形的正确表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空间观念及创造性。
4、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中力求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认真观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探索性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合作想办法,把三棱柱上面的面移下来,印章上圆印下来,共同探索课后思考题等,力求通过这些活动有意识地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去发现,从而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有意识的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精神和合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良好意志品质,同时也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以上就是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设计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更多文章进入:
下一篇:数学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