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精品学习网小编为大家搜集了2014年临床执业医师生理学学习指南:神经系统概述,方便广大考生备考!
神经系统概述
一、基本要求
掌握:
1. 神经元与突触的类型、突触传递过程及其特点;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点及其原理
2.中枢抑制的类型及其机制
3.两种感觉投射系统的组成特点及其功能
4.牵张反射的概念、类型及其机制
5.自主神经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及其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6.两种睡眠时相的特点及其意义
熟悉:
1. 神经递质与受体的概念、分类及其作用
2. 胆碱能和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的概念、递质、受体和功能
3. 神经反射活动的规律。反射弧,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4. 大脑皮层、基底神经节、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5. 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
6. 低位脑干和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了解:
1. 轴浆运输和神经营养性作用
2. 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4. 非化学性突触传递和电突触传递
3. 大脑皮层感觉区和运动区的定位及其功能特征
4. 脑的高级神经活动和脑电活动
神经元(neuron)、神经冲动(nerve impulse)、轴浆运输(axoplasmic transport)、突触后电位(postsynaptic potential)、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突触后抑制(postsynaptic inhibition)、突触前抑制(presynaptic inhibition)、突触前易化(presynaptic facilitation)、突触延搁(synaptic delay)、电突触传递(electric synaptic transmission)、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胆碱能纤维(cholinergic fiber)、肾上腺素能纤维(adrenergic fiber)、特异性投射系统(specific projection system)、非特异性投射系统(non- specific projection system)、皮层诱发电位(evoked cortical potential)、牵涉痛(referred pain)、肌紧张(muscle tonus)、腱反射(tendon reflex)、脊休克(spinal shock)、牵张反射(stretch reflex)、去大脑僵直(decerebrate rigidity)、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非条件反射(unconditioned reflex)、第一信号系统(first signal system)、第二信号系统(second signal system)、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EG)、α波阻断(α-block)、慢波睡眠(slow wave sleep)
神经系统是起主导作用的功能调节系统,保证系统、器官之间功能协调,并使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1.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
1.1神经元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有树突和轴突。树突短、分支多,能接受传入信息。轴突一般较长,由胞体的轴丘分出,先为始段,离开胞体若干距离后获得髓鞘者为有髓纤维。实际上所谓无髓纤维也有很薄的髓鞘层。
神经纤维即神经元的轴突的主要功能是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动作电位,又称神经冲动。
1.2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
1.2.1特征 ①生理完整性(包括结构和功能完整);②绝缘性;③双向传导; ④不衰减性;⑤相对不疲劳性。
1.2.2传导速度 ①有髓纤维的传导速度与直径成正比;②温度降低传导速度减慢; ③有髓纤维跳跃传导比无髓纤维传导快。
1.3轴浆运输
轴浆经常在胞体和轴突未梢之间流动,进行物质运输和交换,称为轴浆运输。轴浆运输是双向的,有顺向转运和逆向转运。顺向转运又分:①快速轴浆运输, 如递质囊泡从胞体运输到末梢,②慢速轴浆运输,如在胞体合成的骨架结构微丝、微管的向前延伸。
1.4神经元间信息传递方式
1.4.1经典突触 神经元之间联系的基本方式是形成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突触前膜内侧有大量线粒体和含递质的囊泡,突触后膜上有受体。
1.4.2电突触 其结构基础是缝隙连接,是两个神经元的细胞膜紧密接触的部位。 两层膜之间仅有2~3nm间隙,胞浆之间有孔道直接联系。其特点:①电传递;②双向性;③传导速度快。 意义:可使许多神经元产生同步化活动。
1.4.3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指 在神经元之间不经过经典突触所进行的化学传递。在某些神经元轴突末梢分支上有许多曲张体,内有大量含递质的小泡。神经冲动抵达曲张体时,递质释放, 通过弥散作用于效应细胞的膜受体。例如,肾上腺素能纤维,中枢内5-羟色胺能纤维等。其 特点:①不存在突触前膜与后膜的特征结构;②一个曲张体能支配多个效应细胞;③曲张体与效应细胞间的距离大;④传递时间长。
1.4.4局部神经元回路
中枢神经系统中有大量短轴突和无轴突的神经元,称为局部回路神经元。 由它们构成局部神经元回路。大脑皮层星状神经元,小脑皮层篮状细胞和星状细胞、视网膜内的水平细胞和无长突细胞等都属于局部回路神经元。动物越高等,局部回路神经元数量越多,突起越发达。
1.5神经递质
1.5.1外周神经递质 主要有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此外还有嘌呤类或肽类递质。
1.5.1.1胆碱能纤维: 包括 ①躯体运动神经;②交感与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③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④支配汗腺的交感节后纤维;⑤支配骨骼肌血管的交感舒血管纤维。
1.5.1.2肾上腺素能纤维: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1.5.2中枢神经递质
1.5.2.1乙酰胆碱:存在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纹状体等部位。
1.5.2.2单胺类: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大多数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位于低位脑干。多巴胺能神经元,主要位于中脑黑质,5-羟色胺神经元胞体主要位于低位脑干中缝核群。
1.5.2.3氨基酸类:谷氨酸、天冬氨酸为兴奋性递质,γ-氨基丁酸、甘氨酸为抑制性递质。
1.5.2.4神经肽:包括血管活性肠肽、阿片肽、P物质等。
1.5.3效应细胞上的受体
1.5.3.1胆碱能受体:①M受体(毒蕈碱样受体),分布于副交感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可被阿托品阻断;②N受体(菸碱样受体),分布于自主神经节神经元突触后膜(N1受体) 与骨骼肌终板膜(N2受体)
1.5.3.2肾上腺素能受体:在外周主要分布在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器官。有α和β二种亚型①α受体:使多数平滑肌兴奋、促脂肪分解(α1型);使小肠平滑肌舒张(α2型);②β受体:使心肌兴奋(β1型),使多数平滑肌抑制、血管舒张、肝糖元分解(β2型)
1.5.3.3其他:多巴胺受体、5-羟色胺受体、甘氨酸受体等。
2.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2.1反射与反射弧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实现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反射可分为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和必须经过后天学习才获得的条件反射两类。
2.2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2.2.1辐散:指一个神经元的轴突通过分支与许多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 可使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同时引起许多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如传入神经元的纤维与其他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
2.2.2聚合:指许多神经元都通过其轴突未梢,共同与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建立突触联系。如传出神经元接受不同来源轴突的突触联系。
2.2.3链锁状与环状联系:是中间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形式,其中辐散与聚合同时存在。兴奋通过链锁状联系,在空间上扩大了作用范围。兴奋通过环状联系,可正反馈或负反馈地使效应活动加强、延续或减弱、终止。
2.3突触的传递过程
动 作电位到达突触前神经未梢时,膜对Ca2+ 通透性增加,Ca2+内流, 促使突触囊泡向前膜移动、融合,通过胞吐释放递质到突触间隙。若为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使后膜对Na+、K+等离子,尤其是Na+的通透性 增高, 导致突触后膜除极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具有局部电位特点。EPSP经过总和, 在轴突始段首先达到阈值,产生动作电位。
若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使后膜对Cl-、K+ 等离子,尤其是CI-的通透性增高,导致突触后膜超极化, 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IPSP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表现抑制效应。
2.4反射中枢兴奋传递的特征
(1)单向传递
(2)中枢延搁:兴奋通过中枢部分比较慢。每通过一个突触,需时约0.3-0.5mS.在反射中枢内通过的突触数愈多,中枢延搁的时间愈长。
(3) 总和:由单根神经纤维传入的单一冲动一般不引起反射效应,只能引起突触后膜产生突触后电位,但经过时间性总和及空间性总和使电位变化叠加,可发生传出效 应。 神经元处在局部兴奋状态,对传入冲动较敏感容易发生传出效应的现象,称为易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也可发生抑制的总和。
(4)兴奋节律的改变:反射弧中传出神经的冲动频率不同于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元的兴奋节律受以下影响:①传入神经冲动频率,②本身功能状态;③中间神经元的功能状态和联系形式。
(5)后放:刺激停止后,传出神经仍发放冲动使反射活动持续一段时间的现象。原因:①中间神经元环状联系,②效应器内的感受器受刺激,继发性传入冲动的反馈作用。
(6)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反射弧中突触部位是最易受内环境变化影响,最易疲劳的部位。低O2、CO2增加或麻醉剂等因素均作用于中枢, 改变其兴奋性,影响突触传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