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中考历史 > 中考历史复习指导

中考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

编辑:

2013-11-11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有关情况

1927年3月20日,北伐军逼近上海附近的龙华。中共江浙区委作出了为夺取第三次武装起义的最后胜利而奋斗的决议,并成立了起义指挥部,设在闸北宝山路南端一所房子里。周恩来担任总指挥,当时他是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书记兼江浙区军事委员会书记。指挥部队真整顿了起义队伍,并根据敌人力量的强弱,将作战划分为七个区域,由各区党的负责人任指挥。起义前10天,党发动铁路工人罢工,切断了上海敌军的各种援助。

3月21日午12时,上海总工会发布总罢工令,80万人当即罢工。七个区域于1小时内共同行动并立即转入武装起义,浦江两岸,到处是枪炮声和喊杀声。起义工人占领兵营、警察局,夺来了枪支弹药,广大群众纷纷助战,周恩来奋不顾身地在前线指挥作战。在工人武装的打击下,敌人迅速土崩瓦解,当晚占领了除闸北外的六个区。至23日,武装起义取得最后胜利,解放了上海。计消灭敌人军队、警察5000多人,收缴枪支5000多,敌上海警备司令毕庶澄仓惶逃入租界。

蒋介石叛变革命(“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的党徒指使一批全副武装的流氓,冒充工人,袭击各区工人纠察队。随后,又借口“工人内讧”,派反动军队缴了工人纠察队的枪,打死打300多工人。当天下午,一批流氓占领上海总工会。

第二天,总工会召开工人群众大会,提出发还枪支,肃清流氓反革命分子的要求。会后进行游行示威。当游行队伍走到宝山路的时候,蒋介石的反动军队用机枪向手无寸铁的工人群众扫射,宝山路血流成河。同时,总工会被查封,共产党员、工人领袖和革命群众被捕杀。仅三天内。就有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这就是骇人听闻的“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接着,蒋介石指使党徒在许多地方进行大屠杀。4月,军阀张作霖在北京杀害了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

武汉“七·一五”分共会议

汪精卫等人不顾以宋庆龄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的反对,于7月14日夜间举行“分共”会议。汪精卫在会上作了以“分共”为主旨的报告,煽动仇共反共,并提出对于参加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应有处置的方法,一党之内不能主义与主义冲突,政策与政策冲突,更不能有两个最高机关”,就是说国共应该“分家”了。会议最后通过了“分共”的有关决议和命令,其中宣称:“中央党部应制裁一切违反本党主义政策之言论行动”,“凡名列本党之共产党员,在本党各级党部、各级政府及国民革命军中有职务者,应自即日起声明脱离共产党,否则一律停止职务”,“在国民革命时期内,共产党员不得有碍国民革命之活动,并不得以本党名义,作共产党之工作”。这次会议后,7月下旬起,汪精卫一伙由“和平分共”发展到“武力清党”,狂叫对付共产党“要用对付敌人的手段对付,捉一个杀一个。……把他们一个个抓来枪毙”,开始了对共s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大屠杀。

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主要表现

1.发表《资产阶级革命和革命的资产阶级》、《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等文章,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作了完全错误的分析,主张由资产阶级来领导革命,放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丢掉农民。形成了右倾投降主义的理论基础。

2.为蒋介石的反革命活动辩护。在蒋介石紧锣密鼓准备反革命政变之时1927年4月5日,陈独秀和汪精卫在上海发表了《汪精卫陈独秀联合宣言》,言“国民党领袖将驱逐共产党,将压迫工会与工人纠察队,这类谣言,不审自何而起。国民党最高党部全体会议之决议,已昭示全世界,决无有驱逐友党摧残工会之事。”还说要同蒋介石“开诚合作,如兄弟般亲密”,并要群众“不听信任何谣言”。这个宣言,帮助了蒋介石,解除了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思想武装。

3.下令解散工人纠察队,解除农民武装。1927年6月底,汪精卫叛变革命的迹象已昭然若揭,陈独秀仍一味顺从他的要求。下令“将纠察队全体解散。所有前领枪弹,并经交存政府”。汪精卫诬蔑农民自卫军引起地方恐慌,陈就下令解除农民自卫军武装。

4.向汪精卫集团全面投降。1927年6月30日,陈独秀操纵中共中央扩大会议,正式通过国共合作十一条决议。主要内容:(一)承认国民党“当然处于国民革命之领导地位”。“国民党中的共产党分子,虽然参加政府工作,而只是以国民党员的资格参加,不是以共产党员资格参加……(现在参加政府工作之共产党分子,为图减少政局之纠纷,可以请假)。”(二)“工农等民众团体均应受国民党党部之领导与监督,工农等民众运动之要求,应依照国民党大会与中央会议之决议案及政府公开之法令”。……(三)工农武装队均应服从政府之管理与训练。武汉现有之武装纠察队,为避免政局之纠纷与误会,可减少或编入军队。”这个决议,取消了共产党的独立性和对革命的领导权,出卖了人民政权和人民武装,是一个向国民党汪精卫集团全面投降的纲领。

历史主要知识点总结(7)

7、土地革命

蒋介石

蒋介石(1887──1975)原名瑞元,又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他早年先后就读于保定军官学校、日本振武军校,在日本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后,蒋介石由日本回国,投沪军陈其美门下。1913年,他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亡命日本,1917年加入中华革命党。1918年,孙中山命他赴粤军帮助陈炯明。1922年陈炯明叛变,蒋介石到永丰舰随侍孙中山。1923年8月,蒋介石奉孙中山之命,去苏联考察军事。1924年,他任广东革命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黄埔军校校长。他指挥两次东征,任国民军第1军军长。1926年1月,他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同年制造了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排斥共产党。6月,他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率军北伐。1927年,蒋介石反革命政变,背叛革命,接着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年底,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结婚。1928年,蒋介石出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委员长。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命令东北军不抵抗。与此同时,他却坚持反共内战,多次组织国民党军队“围剿”红军。1936年,西安事变以后,他被迫同意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联合抗日。1938年,蒋介石任国民党总裁,1939年任国防最高委员会主席。1942年他又担任盟军中国战区最高司令官。抗战胜利以后,蒋介石推行假和谈、真内战政策,于1946年7月发动全面内战。1948年4月召开“行宪国大”蒋介石任“总统”,实行独裁统治。1949年1月,他被迫下野。同年,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垮台,蒋介石率残部退居台湾。1950年3月,他任台湾“国民政府”总统,至终。1975年4月5日卒于台湾。

宁汉合流

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后,形成宁、汉两个政权激烈对抗的局面。1927年7月中旬,冯玉祥出面调停,致电蒋介石、汪精卫,提出在开封举行会议,解决争端。南京国民政府中的胡汉民派和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等,趁机联合汪精卫,孤立蒋介石,以实现宁汉合作,此时,蒋桂矛盾激化,桂系军阀移兵南京四周。蒋自知处境不妙,于8月13日突然宣布下野,3天后宣布辞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之职。蒋介石下台使宁汉合流加快,8月25日,武汉国民政府宣布迁都南京。但汪精卫又受到攻击,不得不以对于共产党“防制过迟”自劾下野。随后,宁、汉、沪(西山会议派)三方组成中国国民党中央特委会,为国民党临时最高权力机关。9月,特委会改组南京政府,宣告武汉政府和南京政府合并,宁汉合流至此完成。

张学良

张学良(1901── ),辽宁海城人,字汉卿。奉系军阀张作霖的长子。曾任奉军营长、团长、旅长、军长等职。1928年6月张作霖被炸死后,任东北保安总司令。年底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1930年中原大战时,率军进关支持蒋介石,被蒋委任为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执行蒋的不抵抗政策,后被当作蒋介石的替罪羊予以降职。1933年引咎辞职,出国考察。年底回国,任鄂豫皖“剿匪”副总司令、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代行总司令职权,指挥“剿共”,但屡遭红军打击。他意识到,要抗日不能不联合共产党。终于,他同中国共产党取得联系,并同意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他曾被国民政府授予陆军一级上将衔,担任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多种高级职务。1936年12月12日,与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亲送蒋介石回南京,被蒋介石扣押软禁。全国解放前夕,被蒋介石解往台湾,长期软禁。近年才恢复自由。1988年张学良看《西安事变》电影后,作怀乡诗一首:“万里碧空孤行远,故人行程路漫漫。少年鬓发今已老,唯有清风今又返。”表达了他对大陆故乡的怀念之情。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起义军万余人在江西南昌起义。经过5个多小时的激战,全歼守敌1万多人,占南昌。随后,起义军南下作战,在遭到挫折后,剩下的部队一部分由朱德、毅率领转战湘南,一部分转入海陆丰地区。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8月1日,成为中国人民革命军队诞生的光荣节日。它使中国革命进入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瞿秋白、李维汉、邓中夏、毛泽东、蔡和森、张太雷、任弼时、苏兆征、邓小平等22人。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和两个苏联同志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由瞿秋白主持,李维汉任会议主席,进行了一天。会议先由新来中国的共产国际代表罗明那兹作《党的过去错误及产新的路线》的报告和结论。接着,瞿秋白代表中共中央常委做了《关于党的任务和工作方针问题的报告》。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等做了重要发言。毛泽东强调:“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会议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指出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给中国革命事业带来的严重危害。会议还讨论了国共两党关系、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问题,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和其他决议。最后,会议撤销了陈独秀的总书记职务,选举瞿秋白、苏兆征、李维汉、向忠发等九人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邓中夏、周恩来、毛泽东等7人为政治局后补委员。“八七”会议是一个转折点,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从而为挽救革命,挽救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这次会议在反对右倾错误的时候,没有注意防止“左”倾情绪的滋长,给后来的中国革命带来极大危害。

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以后,毛泽东把湘赣边境工农武装力量编为工农革命第一军第一师,并于9月9日开始秋收起义。工农革命军从修水、铜鼓、安源分三路进攻长沙。由于敌人势力强大,革命军遭到挫折,退到浏阳文家市。毛泽东根据当时形势,决定把革命重点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向井冈山进军。

广州起义

1927年12月11日,张太雷、叶挺、恽代英、叶剑英等,在广州领导了起义,成立了苏维埃政府,颁发了革命纲领。起义军民经过三昼夜的浴血奋战,最后被国民党反动派镇压。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光荣牺牲。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向反革命势力进行的又一次积极的、英勇的反击。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位于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罗霄山脉中段,是1927年10月由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开创的。1928年4月,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会师。两军会合后,组成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随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5月,湘赣边界召开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了毛泽东任书记的中共湘赣边界特委。会后,成立了袁文才任主席的湘赣边界苏维埃政府。10月,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后,谭震林任边界特委书记。11月,红四军第六次党代表大会后,朱德任军委书记。红军粉碎了敌人的多次“会剿”,根据地得到扩大,全盛时期包括宁冈、永新、莲花三个全县,吉安、安福两县一小部,遂川县北部和酃县东南部。同年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到达井冈山,壮大了根据地的武装力量。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后,彭德怀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湘赣革命根据地。

王明

王明(1904�1974年)原名陈绍禹,安微六安人。早年参加过学生运动,在“五卅”运动中加入国民党。1925年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回国。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又随米夫去苏联,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任教。在这期间,他在米夫支持下,搞宗派斗争,打击异已,逐渐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其思想“左”倾,教条主义严重。1929年10月回国后,任《红旗》编辑,发表“左”倾思想的文章。1930年底借批立三路线,提出一个比立三路线更“左”的政治纲领。1931年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上,在国际代表米夫的支持下,选入中央政治局,很快又补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取得了中央领导权。1931年6月,总书记向忠发被捕叛变,米夫以国际名义指定由王明为代理书记。党内开始了第三次“左”倾错误的统治。同年9月,党中央机关遭到破坏,王明随米夫去苏联,任中共驻国际代表。王明去苏联前指定中央由博古负责。博古执行的仍是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给革命带来很大的危害。抗日战争开始后,王明又回到国内,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他主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放弃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抗战初期在武汉任长江局书记时给党带来很大损失。1942年党整风运动时,王明态度恶劣,拒绝参加整风。“七大”时为了团结他,仍选他为中央委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明任政务院政法委员会副主任。1956年去苏联定居,以后化名“马马维奇”、“波波维奇”撰文歪曲我党历史,攻击毛泽东思想。1974年3月病逝于莫斯科。

博古

博古(1907�1946年),即秦邦宪,江苏无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党组织选派他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5月,他回国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宣传部长、书记。1931年1月,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他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9月,任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主要负责人。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他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继续负责中央领导工作。他在1931年至1935年主持中央工作期间,执行“左”倾冒险主义政策,导致党在白区工作的损失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5年,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他被免去党的主要领导人职务。1936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博古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1938年,他又任中央长江局和南方局组织部长。1941年,中央调他回延安,任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主任,主持《解放日报》和新华社工作。1945年,在中共七大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中央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赴重庆参加国共谈判。1946年4月8日,他乘飞机返回延安,在山西省兴县黑茶山因飞机失事遇难。他译著有《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卡尔·马克思》等。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兵力、200架飞机,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及临近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企图逐渐消耗红军,缩小根据地,最后寻求红军主力决战,消灭红军。这时,“左”倾分子全面否定了毛泽东制定的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错误地用阵地战代替游击战和运动战,用所谓“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反“围剿”开始时,国民党军占领黎川。红军在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下,先是实行军事冒险主义,企图收复黎川,御敌于根据地之外,令红军北上迎敌,进攻黎川以北硝石、资溪桥等白区敌之坚固阵地,结果屡战不胜,丧失了主动权。1934年4月广昌一战,红军损失很大。国民党军队向根据地中心进攻,“左”倾分子又实行防御中的保守主义,六路分兵,全线抵御,以堡垒对堡垒,“短促出击”,大打阵地战,同敌人拼消耗,使红军东堵西截,完全陷于被动地位。在反“围剿”中,毛泽东曾先后指出红军主力突进到以浙江为中心的苏浙皖赣地区和湖南中部去,以打破敌人“围剿”的正确建议,但“左”倾分子拒不接受。这样,红军经过一年苦战,终于未能打破敌的人的“围剿”。最后,“左”倾分子又实行逃跑主义,于1934年10月,仓促决定中央领导机关和红军主力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

遵义会议

中共中央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政治局委员秦邦宪(博古)、张闻天、周恩来、毛泽东、朱德、陈云,候补委员王稼祥、刘少奇、邓发、何克全(凯丰)参加会议的还有邓小平(秘书长)及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列席会议的有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和翻译伍修权等。秦邦宪主持会议,并作了关于反五次“围剿”的总结报告,不承认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严重错误,并极力为“左”倾冒险错误辩解。周恩来做了副报告。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对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以来的“左”倾错误进行分析和批判。张闻天、王稼祥、朱德、李富春、聂荣臻、彭德怀等在会上发了言。会议委托张闻天根据毛泽东的发言内容,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随后由政治局正式通过。决议明确指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及退出苏区后遭到的严重损失,其主要原因是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一系列严重错误。会议决定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仍由周恩来、朱德指挥。会后,常委分工,中央由张闻天负总责,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个军事指挥小组,统一指挥红军的行动。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解决了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军事问题,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革命。

“九·一八”事变

背景:蒋介石正在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以可乘之机;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危机,日本把侵略中国当作摆脱危机的出路。

经过: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并以此为借口,炮轰北大营,袭击沈阳,“九·一八”事变爆发。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亡了。

伪满洲国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侵略者立即着手在东北建立一个傀儡政权,欲以“自治”或“独立”的名义,由中国人自己分裂出去,进行由汉奸出面而日本幕后操纵的殖民统治。1932年3月1日,日本侵略者假借以“满洲国”政府的名义,发表一个“建国宣言”,宣布伪“满洲国”成立。3月8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一伙日本特务、汉奸和清朝遗老簇拥下,来到长春。3月9日举行就职仪式,溥仪出任满洲国“执政”,就职前,溥仪就与日本签订了一个卖国密约,把权力完全交给关东军司令部。同年9月15日,日本政府“声明”,承认为“满洲国”为“独立”国家。“满洲国”的整个政权,由日本外交、行政、军事、铁路等驻东北的机构联合控制,溥仪尽管担任“执政”,甚至1934年还升级为伪“满洲国”皇帝,但他仅仅是个傀儡而已,日本侵略者是他的太上皇,一切都要唯其命是听。在日本人统治的14年里,“满洲国”成了人间地狱。日本侵略者实行了残酷的殖民统治和军事镇压。他们野蛮残杀无辜的中国人,其屠杀方法多种多样,有枪杀、绞杀、电杀、毒杀,还拿活人进行细菌病毒实验。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投降,18日凌晨,举行了伪满皇帝退位仪式,溥仪按照日本人起草的“退位诏书”念了两分钟,伪“满洲国”草草收场,存在了近14年的傀儡小朝廷可耻地覆亡了。溥仪在逃往日本途中,在沈阳机场被苏联红军俘虏。

《塘沽协定》

1933年2月,日本侵略军侵占热河省,接着大举进攻长城要塞,逼近北平、天津。华北局势十分危急。5月,国民政府同日本签订卖国的《塘沽协定》,承认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和热河省,把河北省东部划为“非武装区”;中国军队不得在那里驻扎。这样,日军就打开了侵入华北的门户。

“一·二八”事变

1932年1月28日,日军突袭上海闸北十九路军。“一·二八”事变爆发。十九路军在蔡廷锴、蒋光鼐率领下奋起抗战,得到上海各界人民的支援,给日军很大的杀伤。

蒋介石破坏十九路军抗战,同日军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允许日军驻留上海。

杨靖宇(1905-1940)

河南确山人,原名马尚德,曾化名张贯一,到东北南满游击队后化名杨靖宇。1925年加入共青团,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年秋天,他领导了刘家店秋收起义,担任总指挥。1929年,党派杨靖宇到东北工作,曾多次被捕。释放后中共满洲省委任命他为全满反日会党团书记。1932年初,任哈尔滨市委书记。为加强南满地区抗日武装斗争的领导,这年年底,中共满洲省委派他到南满游击区。1933年1月,杨靖宇任南满游击队政委,5月,当选为中共满洲省委委员。这年“九·一八”事变两周年纪念那天,成立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杨靖宇任师长兼政委。1934年11月,任南满临时特委常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1936年春,任整编后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不久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治委员。杨靖宇作战英勇,战术多变,多次打击敌人。“杨靖宇”三字使敌闻风丧胆,同时又成了人民心目中的抗日旗帜,东北人民亲切地称之为“杨司令”,把抗联称为“杨司令的队伍”。敌人用尽各种办法,从各个方面进攻抗日联军,以万元悬赏杨靖宇的头。在敌人的重兵围攻下,抗联分兵活动。由叛徒告密,敌人得知了杨靖宇的动向。1940年2月23日,在与敌战斗中,杨靖宇中弹牺牲。敌人割下他的头颅,回去请赏,还剖开他的腹部,发现胃里装的尽是枯草、树皮、棉絮之类,没有一颗粮食。1946年东北解放后,为了纪念他,人民政府把他当年战斗过的江县改名为靖宇县。1958年,在通化市建立了靖宇陵园。

赵一曼(1905-1937)

四川宜宾人,原名李坤泰,一名李一超。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去苏联学习,次年回国。先后在江西、上海等地做党的地下工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任中共满洲省委妇女委员。1934年后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兼铁北区委书记,领导当地农民组织抗日自卫队,开展游击战争。1935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委员。1936年10月,与日军作战时受伤被捕。在狱中英勇顽强,坚贞不屈。1935年7月5日在珠河(今并入黑龙江尚志)被杀害。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1933年日军占领热河后,向河北、察哈尔进犯。国民政府继续采取不抵抗政策。5月26日,原国民军将领冯玉祥、方振武、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绥抗日同盟军,又称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在张家口正式成立。冯玉祥任同盟军总司令,同盟军宣布反对《塘沽协定》,武装抗日,收复失地。抗日同盟军成立后,很快由几千人扩大到十余万人。其组成:以国民军旧部为基础,还包括东北义勇军一部、驻长城各口的部分抗日军队、地方武装及平津等地的救亡学生。

6月20日,同盟军分兵三路,向北抗击,到7月12日先后克复了康保、宝昌、沽源和多伦,把日伪军完全驱逐出了察哈尔省。8月,在蒋介石的破坏、威胁下,冯玉祥离开了张家口,方振武、吉鸿昌等宣布成立抗日讨贼军,继续在热河和长城一带抗击日军。后在日军、伪军和国民党军队的夹击下,至9月底失败。

吉鸿昌

河南扶沟人。1913年从军。曾任旅长、师长、军长,宁夏省政府。1931年,因反对国民党进攻中国工农红军,被蒋介石强令出国。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回国,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联合冯玉祥、方振武在张家口组成察绥抗日同盟军,攻击日军。抗日同盟军失败后到北平、天津等地继续从事抗日活动。1934年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任中央委员会主任委员。同年11月9日在天津被捕,24日在北平英勇就义。

“一二·九”运动

1935年,日军大批入关,威胁平津。国民党政府又与日本秘密签订卖国的《何梅协定》,答应撤退河北的中国军队,取缔一切抗日组织活动。日本又策动“华北五省自治”,妄图使华北五省变为日本的殖民地。中华民族处在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五六千人请愿示威,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反对华北自治!”他们与镇压的军警展开了英勇搏斗,100多人受伤,30多人被捕。

12月16日,共产党领导的北平学生再次示威,很快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响应。许多城市的学生举行了示威游行。

“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根据会议的精神,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报告指出: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

西安事变

1935年12月12日拂晓,在张学良、杨虎城的共同指挥下,东北军派兵包围了华清池,迅速解除了进行抵抗的蒋介石卫兵的武装,蒋介石已跳墙逃跑,被东北军搜出扣留,移送新城大楼。与此同时,第十七路军解除了中央宪兵第二团、省公安局、警察大队等机构的武装,接管了飞机场,包围了西京招待所,将陈诚、蒋鼎文、卫立煌等十多名军政大员拘捕。张、杨于当日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

杨虎城

杨虎城(1893�1949)陕西蒲城县人,辛亥革命时,曾参加陕西民军,1916年,参加了陕西护国军起义。1917年,参加了中华革命党在三原组织的反段“靖国军”。1918年任靖国军第三路第一支队司令。1922年任靖国军第三路司令。1924年任冯玉祥的国民军第三军第三师长。1925年任国民军陕北总指挥,与共产党开始合作。1929年投蒋介石。次年中原大战时反冯助蒋,被蒋升任讨逆军第十七路总指挥。此后,率军入陕,曾兼任陕西省政府主席。杨虎城屡次攻打红军,不断失利。经过中国共产党的争取,并与张学良共同商讨,决定联共抗日。针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杨虎城与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事变和平解决后不久,蒋介石将他撤职。1937年6月被逼出国,抗战开始后于同年11月回国,在南昌被蒋介石囚禁。在狱中,共关押了十二年,换了几次地方,全国解放前夕,1949年9月17日,蒋介石指使特务在四川重庆将他杀害。其夫人、女儿、儿子,以及秘书一家,同时遇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张、杨在发动事变后,立刻电请中国共产党派代表团到西安,共商捉蒋后的善后事宜。

中国共产党应采取什么方针?当时党内、红军指战员中,基于爱国义愤,十年内战的阶级恨,许多人赞成杀死蒋介石。中共中央全面分析了当时形势,指出事变发展的两种可能的前途:或者爆发内战,这一前途不利于中国人民的抗战而有利于日寇的侵略;或者和平解决而结束内战,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迅速建立起来,这一前途有利于全国人民的团结抗日。因此,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是揭破日本和中国亲日派利用“拥蒋”的号召发动内战的阴谋,推动南京政府走向抗日。中共中央采取了努力争取实现第二个前途的有效措施:通电南京国民党政府,劝告他们接受张、杨的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并派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等为中共代表到西安去帮助张、杨同蒋介石谈判;一面派红军主力开赴潼关附近,准备配合张、杨抵御亲日派的进攻,给张、杨在政治上、军事上以有力的支援。

经过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和全国人民的压力,12月24日,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条件,25日释放蒋介石,西安事变终于和平解决。

历史主要知识点总结(8)

8、抗日战争

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晚,驻丰台日军一个中队荷枪实弹,在卢沟桥以北1公里的龙王庙一带,举行所谓军事演习,蓄意挑衅。23时左右,忽有枪声数响发于宛平城(今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镇)东,城内守军即严密注意。24时,日本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大佐向北平市政府提出交涉,诡称日军在“演习”中,仿佛听到宛平城内发出枪声,在纷乱中失落日兵一名,日军今夜要进城搜查,并声称“要以武力保卫前进”,遭到北平当局严词拒绝。双方派出代表由北平市前往宛平城调查。当双方代表正在宛平城内会商调查之际,日军向城内开枪开炮。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还击。110旅旅长何基沣、129团团长吉星文,亲赴前线指挥作战。广大官兵英勇杀敌,打退日军数次进攻,击毙日军大队长一木清直。

日本侵略者遭到中国军队打击后,迫于兵力不足,以“和谈”为缓兵之计,加紧向华北调集兵力。国民政府企图对日本妥协,幻想以地方事件和平解决。到7月16日,日军调到华北的部队已达5个师团,总数在10万人以上。25日,日军已完成了对平津的包围态势,进攻廊坊、广安门等处,切断平津铁路交通线。27日,日军向通县、团河进攻。中国守军奋起应战,但在日军优势炮火的轰击下,伤亡惨重,节节失利。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在指挥作战中壮烈殉国。29日,北平沦陷。日军同时对天津发了进攻,经过激战,30日,天津失守。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日益加深,中国共产党发表了积极抗日的主张。全国各地工人组织抗日团体,上海码头工人举行反日大罢工。全国学生掀起抗日怒潮。工商业者展开抵制日货运动。一部分没有走的东北军,组成义勇军,展开抗日斗争。1935年华北事变发生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决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促使国民党内部进一步加剧分化,派往陕北进攻红军的东北军军长张学良和西北军军长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他们于1936年12月12日对蒋介石实行“兵谏”,这就是“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派代表团去西安调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条件。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了。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了。日本紧接着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这直接威胁到国民政府的统治,也威胁到美英帝国主义在华的利益。国民政府被迫对日作战。国共两党达成协议,在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后来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编为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9月下旬,国民党公布了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的宣言,蒋介石发表了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这样,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了。

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

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件”进攻平津。在保卫平津的战斗中,驻守卢沟桥的广大官兵,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以身殉国。同年8月,日本制造了“八·一三”事变,进攻上海,国民政府组织淞沪会战,蒋介石兼任总司令。中国军队英勇抗击进攻上海的日本侵略军。驻守宝山县城的500名官兵坚守阵地,全部壮烈牺牲。谢晋元团长率部坚守上海苏州河北的四行仓库,掩护主力后撤。他们完成任务以后,奉命撤退。此后,国民政府组织了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1938年3月,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在台儿庄展开拉锯战,消灭日军2万多人,是抗战以来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取得的最重大胜利。1940年5月,在枣宜地区,第三十三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指挥狙击战,大部分战士伤亡,张自忠为国壮烈牺牲,1939年到1941年,国民政府还组织了三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取得胜利。但是,国民政府害怕人民力量的壮大,推行了一条不发动群众只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的片面抗战路线。武汉失守以后,在日本诱降政策下,国民政府一面与日本秘密谈判,进行投降活动;一面将主要兵力放在大西南、大西北,消极抗日。1944年,日本为援救侵入南洋的孤军,发动了打通从东北到广州、南宁的“大陆交通线”的战役。国民政府军队或弃城逃跑,或不战而降,豫湘桂战场大溃败。日本投降前夕,蒋介石命令他的部队“积极推进”,抢夺人民的胜利果实。

总结:以上就是精品学习网小编带来的中考历史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复习好本门功课,中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阅读本文的还阅读了

初三中考历史复习知识点提纲

2013中考历史复习资料大全:近代化发展的进程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