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haody
2014-01-27
摘要:为了让同学们对本科目有更深的理解,下面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2012西安政治中考试题,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同学们能有所帮助!
A卷
第Ⅰ卷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2011年7月19日,以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为团长的中央代表团出席了 和平解放
周年庆祝活动。( )
A.西藏 60 B.新疆 60 C.西藏 55 D.新疆 65
2.2011年9月19日,农业部专家组宣布,由 指导的“Y两优2号”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首次突破 公斤,创下世界杂交水稻较大面积亩产最高记录。( )
A.袁隆平 1000 B.谢家麟 1000 C.袁隆平 900 D.吴良镛 900
3.2012年3月27日,第 届核安全峰会在韩国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通过了《 公报》。
A.一 首尔 B.二 首尔 C.一 釜山 D.二 釜山
答案:1.A 2.C 3.B
解析:1题选取的时事背景为与民族团结紧密相关的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周年;2题考查学生对我国社会生活中重大科技的了解情况;3题考查学生对国际时政的了解。1~3题分别从民族团结、创新、参与合作角度设题,充分体现了思品学科聚焦热点,不避焦点的学科特色,试题启示我们在学习中,要多关注社会发展。
4.“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失控客车撞向学生的刹那间,用柔弱的身体推开了学生,自己却被碾在车轮下。那一瞬间爆发的勇敢与忘我让世人震撼。张丽莉的行为( )
①是关爱集体的表现 ②表现了她大爱无私的品质 ③印证了师德的高尚 ④说明她具有自强的品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4.C
解析:此题为一道简单型综合性试题,难度不大。题干材料表达的意思是“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英勇之举值得我们敬佩。据此分析选肢,①观点与材料无关,排除即可。张丽莉老师的英勇之举充分体现了她舍己救人的无私奉献精神,这也印证了张丽莉老师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②③选肢正确,应入选。题干 材料未体现自强的内容,可直接排除④选肢。
针对漫画《扶?不扶?》,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请回答5~6题。
5.正方观点:应该扶起老人。下面说法不能支持正方观点的是( )
A.小丽:“扶起老人可能会付出代价,但必定会有所回报。”
B.小翠:“扶起老人是真善美的行为。”
C.小强:“扶起老人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
D.小明:“扶起老人是尊老扶弱的表现。”
6.反方观点:不应该扶起老人。下面说法不能支持反方观点的是( )
A.小琴:“医生说老人晕倒是不能随便扶的。”
B.小红:“如果没人给我作证,我不扶,但我会拨打120。”
C.小金:“我担心老人倒地是个骗局,不敢扶。”
D.小艺:“这不是法律所提倡的,所以我不扶。”
答案:5.A 6.D
解析:5~6题以社会热点话题老人跌倒后该不该扶为背景材料,设题考查学生对亲社会行为、承担社会责任、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等知识的理解性运用能力。第5题,根据题干的限定性要求分析选项,A项小丽的观点明显错误,最起码该观点与现实生活相悖,可直接排除;B项小翠的观点属于亲社会行为 ,正确;扶起跌倒的老人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社会正气,C项小强的观点正确;扶起跌倒的老人是关爱弱势群体的表现,也是体现个人素质与修养的表现,D项小明的观点也是正确的。第6题,A项小琴从科学医护角度阐 明了不可以随意扶起跌倒的老人,这有可能致使老人伤势加重,该观点正确。B项小红的观点是有较强自我保护意识的表现,打急救电话则体现了她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这一做法对人对己都有利。C项中的小金比小红自护意识和防备心理更强,因为毕竟社会纷繁复杂而自己社会阅历较少,也是不去主动搀扶老人的合理理由。D项中的小艺没有分清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社会主义道德推崇和赞扬的行为不一定是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的。且从题干的限定性角度考虑,小艺的观点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
7.2012年5月18日,厦门市中级人民法 院对走私犯罪集团首要犯罪分子赖昌星作出一审判决,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这说明( )
①法律是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②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③凡是违法行为必受刑罚处罚 ④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答案:7.B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我国法律的本质、刑罚、法律的特征、宪法等相关知识。 选肢①明显错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是宪法,而非法律,排除①。我国法律是保护人民、惩治违法犯罪的有力武器,②观点正确,可选。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行为,因此不一定受到刑罚处罚,只有当违法行为的情节与后果达到犯罪,才会受到刑罚处罚。故选肢③观点错误。我国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材料已经充分体现这一观点,故④观点正确,应入选。
材料一 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草案)》。
材料二 在陕西省开展的“接送流浪儿童回家”专项行动中,公安部门依法严厉打击拐卖、拐骗、胁迫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有效保护了流浪未成年人。
8.上述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 )
①学校保护给未成年人成长铺就成长的阶梯 ②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保护 ③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需要司法保护 ④政府重视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8.C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各项保护。解题时要审清题干要求,注意限定性词语“共同”二字。材料一和材料二均为体现学校保护的内容,故排除①观点。政府审议通过《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草案)》和陕西省开展的专项行动是政府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有效举措,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社会保护的体现,也是政府保障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切实措施,故②④观点正确,应入选。③观点本身正确,但与题意无关,应排除。
9.实名制越来越广泛地进入我们的生活。银行开户、购买火车票、网上开微博等都要使用真实的个人身份信息。实名制的推行( )
①是为了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秩序 ②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③需要国家建立健全有关公民信息安全保护的法律法规 ④需要公民增强自我防范意识,防止个人信息被盗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9.C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隐私权的认识及如何维护个人隐私的掌握。网络世界纷繁复杂,美丑共生,推行实名制有利于遏制利用互联网犯罪,进而有效维护社会秩序,①观点正确。实名制的推行的另一面是加大了公民隐私泄露的几率,这就需要政府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公民隐私,公民个人也要采取必要错误,加强隐私保护意识,防止信息泄露,故③④观点正确,应入选。②观点过于偏激,只要公民自身与提供服务的另一方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实名制的推行并不会侵犯公民的隐私权。
10.北京市公安机关对在网络上编造谣言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李某等人依法予以拘留,对在网络上传播谣言的其他人员进行教育训诫。这一案例( )
①说明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②告诫我们不能割裂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③表明公民的言论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 ④警示我们要自觉遵守网络公德,依法规范网络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10.B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等知识的掌握。要牢记依法治国的基 本要求之间的关系: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①观点明显错误,采用排除法可直接选出B项。
标签:西安中考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