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中考语文 > 中考语文复习指导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集锦

编辑:sx_haody

2013-10-30

摘要:精品学习网小编在考前复习的时候准备了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欢迎大家点击文章参考复习,提高同学们答题的能力,在中考时能发挥最好的水平!

一、文学常识

1.       课文选自《水经注》。本文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范阳涿县人。

2.       三峡,指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二、理解性默写

1.       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       写出三峡山高峡深的特点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       从正面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4.       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5.       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是:①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②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       写水势凶险特点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7.       写水流湍急特点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8.       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9.       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0.    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          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2.    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3.    写三峡景物一般特色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三、简答题

1.       概括每段段意:① 总写三峡两岸山势的雄伟;       ② 写三峡夏天江水之大,水流之急。

③ 写三峡春冬的奇丽景色。                   ④ 写三峡秋季的凄清景色。

2.       概括全文中心:作者通过描写三峡的雄伟山势和四季景色,表达了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3.       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三峡之水的?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作用?

先写夏水襄陵,再写春冬之时的素湍绿潭和悬泉瀑布,最后写秋天山涧的水枯了。这是按水势由涨到落的顺序安排的。先写夏水的凶险、迅疾,可以突出三峡夏水最盛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       文章结尾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

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峡深、连绵不断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气氛。

5.       本文写春冬之景,用素、绿、清、影四字突出其特点。写秋季景色,用寒、肃、凄、哀四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

6.       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理由1:水势迅猛(水流湍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理由2:落差大——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陋室铭刘禹锡【唐】

一、文学常识

1.       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

2.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理解性默写

1.       文章的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       “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       隐喻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的句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4.       统领全篇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       文中渲染陋室的清幽、雅致的环境的句子­(室外环境之优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6.       文中比喻交友之妙境的句子(室中人交往之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       写作者生活清闲、高雅脱俗,表现作者不为琐事萦绕的句子(室中事的情趣之雅):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       写出了作者不受世俗、官场的干扰,厌倦世俗生活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9.       文中应用虚实结合手法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其中,实写的部分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虚写的部分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0.    从居室环境的角度描写陋室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1.    从交往人物的角度描写陋室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2.    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描写陋室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3.    作者使用类比手法,与仙人进行比较的句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4.    彻底否认“陋室之陋”,起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简答题

1.       概括本文主旨:

作者通过描写陋室环境,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2.       将本文分成三层(见原文),并分别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第一层——点明全文主旨,陋室值得铭颂是因为深居陋室的人品德高尚。

第二层——从陋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描写陋室,表达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第三层——总结全文,照应开头,说明“陋室不陋”。

3.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句起了什么作用?

引起下文,说明具有美好德行的室主人使陋室不陋。用类比、比兴手法,强调陋室也有名、灵的性质。

4.       作者写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的目的是什么:作者以此自比,表明他以古代贤者为榜样的志向及抱负。

5.       文章最后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彻底否认“陋室之陋”,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警策有力,引人深思,强调了“陋室不陋”。

6.       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不陋。这个屋子从构造布局来讲是简陋的,但因为室主人品德高尚,这就不显得简陋了。

7.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可取: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不可取: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8.       本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涉及到“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本文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例一:我认为对朋友的选择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选择那些可以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

例二:交朋友应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与这样的人相处自己便能不断受到好的影响而不断提高。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就如商一定会在贤于自己的朋友的影响下成长一样。

例三: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的修养之外,朋友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与“善人”、“鸿儒”交往,有助于修身养性。

爱莲说周敦颐【北宋】

一、文学常识

1.       选自《周元公集》。周敦颐,北宋哲学家,字茂叔,道州人。宋代理学创始人。世称“濂溪先生”,谥号元公。

2.       说: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还可以发表议论(重在议论)的文体。

、理解性默写

1.       文中直接描写与赞美莲花,写出莲的可爱之处的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       文中描写莲花的生长环境,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       文中与“洁身自好”意思相近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

4.       文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互为反义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       文中描写莲花品质、直接表达作者人生态度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       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中通外直。

7.       文中最能概括(集中表现)莲的品质的句子:莲,花之君子者也。

8.       文章的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9.       文中表达作者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的句子: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0.    文中表达了作者对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的鄙弃的句子: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    文中说明当时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社会现象的两个句子:

①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②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12.    在“简答题”的第六项的表格里,也包含一些理解性默写的题目。

三、简答题

1.       概括文章主旨(概括作者所言之志)。

课文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予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2.       概括课文段意。

第一段——细致描绘莲的形象,说明自己爱莲的原因。        第二段——以花喻人,点明中心。

3.       本文的感情线索:爱

4.       本文的写法:托物言志、衬托(菊是正衬,代表隐逸者;牡丹是反衬,代表富贵者;而莲代表君子)。

5.       课文三次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请找到这些句子并总结它们的作用:

① 晋陶渊明独爱菊……濯清涟而不妖——表现作者自己独爱莲花,与众不同。

② 予谓菊……花之君子者也——显出莲花的品格高出百花。

③ 菊之爱……宜乎众矣——表现作者自己对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6.       作者一开始就写与陶渊明、世人不同的爱好,说明了什么?

衬托自己爱莲,不愿隐逸,不谈富贵,在污浊的世间,能够坚贞不屈地保持自己正直操守的生活态度。

7.       本文除了描写莲花之外,还描写了菊和牡丹花。这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这是衬托手法。写菊、牡丹是为了衬托莲的高尚品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也表达了自己对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8.       作者写莲的具体内容(作者爱莲的原因):

方面

对应句子

莲的品质

君子应该具有的品质

(AB)生长环境

(A)出淤泥而不染,

(B)濯清涟而不妖

(A)高洁

(B)质朴

比喻君子(A)不与恶浊世俗同流合污,

(B)又不以孤高自诩。

(C)体态

(D)香气

(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D)香远益清

(C)正直

(D)芳香

比喻君子(C)通达事理,行为端正,

(D)美名远扬。

(E)风度

(F)气质

(E)亭亭净植,(F)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EF)清高

比喻君子(EF)志洁行廉,仪态庄重,令人敬佩而不敢轻侮。

谈一谈你对“出淤泥而不染”一句的理解(可以参考上表回答):这句话从莲的生长环境的角度描写莲花,突出它高洁的品质,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俗同流合污。

9.       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该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目的是什么?

引人注意和思考,突出作者的写作目的,表明他对追名逐利、贪图富贵的人的鄙弃。

10.    本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人的品质,莲比拟不睦免得,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菊比拟隐逸的生活态度;牡丹比拟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

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用意是批判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11.    写出几个与莲花有关的诗句:①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②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2.    短文赞扬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

这两种观点各有道理。两种观点实际上讲的是人与环境(或社会)的关系问题。一个人如果自控力强,能不受环境影响,就可以做到“出污泥而不染”,保持自己的高尚情操。反之,一个人如果自控力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就有可能跟着坏人学坏人,也就是“近墨者黑”。

13.    作者借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志趣?你认为这种思想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对是否随波逐流的选择。我们要学习作者的君子之风,高洁而庄重,这样可以让我们的人生之路上多一些高尚之举。

小石潭记柳宗元【唐】

一、文学常识

1.       文章选自《柳河东全集》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人称“柳河东”、“柳柳州”。

2.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二、理解性默写

1.       侧面写出小石潭人迹罕至的四字短语是:伐竹取道。

2.       暗示小石潭人迹罕至的原因的句子是: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3.       从侧面衬托水清的句子(游鱼和潭水的特点):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4.       从听觉角度写流水的四个字:如鸣佩环。

5.       写小溪曲折蜿蜒的四个字:斗折蛇行。

6.       逼真地描绘出溪岸状貌的几个字是——其岸势犬牙差互。

7.       写潭水源头神秘莫测的句子: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8.       小石潭的全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9.       文章正面写石潭特征的语句: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照应此特征的语句是:如鸣佩环、水尤清冽、其岸势犬牙差互。

10.    小石潭得名的根据: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11.    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12.    写游鱼静态的句子: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13.    写游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4.    作者描写小石潭周围景物的句子是: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5.    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6.    久坐潭边游人会有怎样的感受: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7.    文章的点睛之笔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8.    抒发作者愤懑的句子: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9.    表现“喜”的句子:① 心乐之;   ② 似与游者相乐。

三、简答题

1.       概括每段的段意:

2.       ① 写潭,写树;             ② 写鱼,写水;                 ③ 写源头,写岸势;

④ 写感受,抒愤懑;         ⑤ 写同游者。

3.       概括本文中心:

本文描写了小石潭及其周围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因政治上受挫遭贬谪的忧伤愤懑、孤凄悲凉的思想感情。

4.       本文的写作顺序:空间顺序(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潭源→氛围)。

5.       本文的感情基调——悲伤。                    本文的氛围——凄清寂静。

6.       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7.       在游历小石潭的过程中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快乐到愁苦。

8.       第一段从四个方面写出了小石潭的特点,它们分别是:

① 水特别清澈;② 以整块的石头为底;③ 潭岸岩石形状各异;④ 岸边绿树翠蔓极其茂盛,秀丽多姿。

9.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乎难以形容,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政治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10.    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一百二十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北宋】

一、文学常识

选自《苏轼文集》。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理解性默写

1.       全文的主旨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       文中抒发作者感受的句子(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       本文运用比喻手法描写月色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       文中正面写月的句子:月色入户。

5.       文中侧面写月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6.       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找出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

①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② 怀民亦未寝。     ③相与步于中庭。    ④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7.       文中表现作者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欣然起行”,它与“解衣欲睡”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

8.       文中“念无与为乐者”一句中“念”的结果是: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9.       作者夜游的原因:月色入户。

10.    作者寻张怀民的原因:念无与为乐者。

11.    文中比喻庭院中月光清澈透明的词语:积水空明。

12.    文中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的词语:藻荇交横。

三、简答题

1.       概括课文段意。

第一段——记叙作者与好友在寺院中散步,共赏月景(寻伴夜游)。

第二段——描写庭院月色(庭院月色)。

第三段——抒写作者感受(月下感叹)。

2.       概括全文中心:

这篇游记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时看到的月下美景,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3.       全文最后一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嘲、自矜、自解、自慰,以及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4.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好在哪里?

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皎洁的月光比作清澈透明的积水,把竹子、柏树的影子比作藻荇。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庭院月色美景,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襟。

5.       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此文作者也写了竹柏,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和张怀民之间深厚的友情。

6.       如何理解“闲人”:

① 指性情高雅的人;                         ② 包含了作者被贬的悲凉与对人生的感慨。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一、文学常识

l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下》。《孟子》是孟子和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l         “四书”:《孟子》《中庸》《大学》《论语》

l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他与孔子合称“孔孟”,他被后人尊称为“亚圣”。

、理解性默写

1.       全文的中心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       本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课文第二段主要阐述要成就大业,必须经受一番苦难磨练的道理。

其中阐述在思想上受磨练的句子是必先苦其心志;

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行拂乱其所为;

在生活上受磨练的句子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4.       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5.       课文中哪些语句反映了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6.       课文第三段是承接第二段进一步阐述观点,其中“人恒过,然后能改”是承“行拂乱其所为”而言;“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承“苦其心志”而言;“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承“动心忍性”而言。

7.       列举作者分析六位古人的事例后作出结论的过渡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8.       论述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9.       论述造就人才的主观因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10.    由个人推论到国家,提出判断的句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1.    国家灭亡的原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三、简答题

1.       概括全文主旨。

通过一些历史人物成长,必须经过艰苦磨难的事例,进一步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逆境对成才的作用,进而论述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这两个问题,揭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点。

2.       概括每段的段意。

第一、二段——举例论证,说明人才必须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主要论述了人处于逆境才能奋发向上,国无忧患就会遭受灭亡的道理。

第四段——突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本题的另一版本见下)

第一段——列举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

第二段——对所举事例加以概括,得出一个人成就大业都要经受肉体和精神上折磨的观点。

第三段——谈人论国,进一步阐述观点。

第四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本文采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4.       第一段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列举了六个人物的事例。这些人的共同点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都经历艰苦磨难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说明了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即逆境成才。

5.       孟子从反面论证亡国的原因,但正面意思很清楚,这就是:

一个国君,要想把国家治理好,也要经受内外两方面的磨难。

6.       孟子认为国家长久不衰的条件:内有法家拂士,外有敌国外患。

7.       请写出有关鼓励人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名言警句:

①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②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③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8.       今天,社会安定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我们来说还有什么现实意义?

首先它提醒我们不要贪图安逸,要居安思危。其次,它激励着我们发愤图强,争取更大的发展。

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发展到什么程度都要有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对于个人来说,不思进取、贪图享乐意味着在竞争中处于失败之地;对于国家而言,落后就要挨打。

曹刿论战《左传·庄公十年》

一、文学常识

1.       本文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2.       《左传》相传是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写。它记载了公元前722年以后的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3.       《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

、理解性默写

1.       故事发生的背景: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2.       鲁军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

3.       鲁军追击齐军的时机: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4.       “忠之属也”具体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       概括地交代了作战地点和曹刿随庄公直接参战的句子: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6.       曹刿求见庄公的原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7.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8.       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9.       指出士卒的勇气在战斗中具有极重要的作用的句子:夫战,勇气也。

10.    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取信于民。

说明鲁庄公取信于民的一件事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1.    文中叙述了利于反攻的阵地:长勺,叙述了利于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

12.    文中还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

13.    从鲁庄公的三次答话中可以看出,他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4.    文中表现曹刿积极的参与精神的词语是:请见。

15.    本文的线索:远谋。

三、简答题

1.       概括全文的主旨。

通过曹刿与鲁庄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阐明了作战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胜的道理,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赞美了曹刿的爱国之情。

2.       概括每段的段意。

第一段——写战前。记叙曹刿一次次询问和批驳庄公的有关看法,最后得出得民心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

第二段——写战中。记叙鲁军与齐军战于长勺,击溃敌军的经过。

第三段——写战后。记叙庄公问、曹刿答,从而揭示曹刿非凡的战略思想和卓越的军事见解。

3.       概括曹刿和鲁庄公的人物形象。

曹刿——有深谋远虑的政治远见、敢于负责的态度,沉着果断,有高超的战略思想、卓越的军事才能的爱国的平民军事家。

鲁庄公——平庸的国君,但不是昏君。政治上无能,军事上无知,急躁、轻率;他敢于并善于纳谏,知人善任,用人不疑,是一个较为开明的国君。

4.       出自本文的成语:一鼓作气、彼竭我盈、辙乱旗靡。

5.       本文的对比手法是怎样运用的?好处是什么?

本文将曹刿与鲁庄公进行对比,这样可以突出曹刿有高超的战略思想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6.       曹刿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忠于职守是当今社会每位公民必备的素质,我们都要做到忠于职守。

7.       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① 注重战前的准备,强调的是取信于民。充分表现了他的政治远见和战略思想。

② 战中采用了“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战术,两个“未可”和两个“可矣”表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③ 战后通过他的论述,既交代了他指挥若定、判断正确的原因,又进一步表现了他的“远谋”。

8.       文章在材料取舍上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

课文剪裁详略得当,本文是以曹刿为中心,详细地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面对双方对峙交锋是略写,这样安排有力地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9.       有人说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功不可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劳。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① 有功劳——鲁庄公知人善任,虚心听取曹刿的意见,做出正确的决策,所以他有一定的功劳。

② 没有功劳——他是一位平庸鄙陋的君主,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神灵上,可见他政治上无能;作战中他急切求战,说明他军事上无知,所以他没有功劳。

10.    列举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马陵之战等。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齐策一》

一、文学常识

1.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2.       《战国策》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初有《国策》《国事》《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西汉末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宋时已有缺佚。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