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学习网为大家采集整理了吕必松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
第二节 语言与文化
从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角度研究语言,就必须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因为语言理解和语言使用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因素。人们学习语言,必须同时学习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语言教学,必须同时进行跟语言理解和语言使用有密切关系的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我们这一节讲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主要是为了讨论跟语言理解和语言使用有密切关系的文化因素。
1.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内涵不太确定的概念,因此很难提出一个关于文化的明确的定义。盛炎谈到,关于文化的定义,有的说有一二百种,有的说有上万种。(盛炎:《语言教学原理》第78页,重庆出版社,1990)定义不同,说明观察文化的角度和对文化内涵范围的理解不完全相同。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1871)—书中说,“文化是—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后来,美国一些社会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如奥格本、亨根斯以及维莱等人,又补充了“实物”一项内容,把上述定义修正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包括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转引自林纪诚《语言与文化综论》,顾嘉祖等主编《语言与文化》第3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苏联哲学家罗森塔尔·尤金编纂的《哲学小辞典》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是:“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比较狭隘的意义来讲,文化就是在历史上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生活形式的总和。”上述定义实际上是说.“文化”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内容,人类创造的、在一定的人类社团中存在过和存在着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现象都属于文化,只有天然物质除外。这是对“文化”的最广义的解释。但是在多数情况下,人们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作狭义的理解。例如,我们常常把“文化”跟科学、教育相提并论,这时的“文化”主要是指文学和艺术;当我们说一个人的“文化程度”时,是指他受教育的程度;从文化用品商店陈列的商品看,对“文化”内容的理解又不一样。天津有条“文化街”,那里的商品有文具、体育用品、艺术品、土特产品等,总之,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上下文中,“文化”—词的涵义不完全相同,对“文化”分类的角度也很不一样,例如我们通常把风俗习惯叫做“习俗文化”,把在历史上形成、至今仍保留的文化传统叫做“传统文化”。此外,还有所谓“饮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等等。“从文化人类学的观点看,‘文化’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大写字母‘C’文化,即正式文化,包括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等,另一个是小写字母‘C’文化,即普通的社会习惯。”(黎天睦Timothy Light:《现代外语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第75页,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7)“一般说来,人们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即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器物文化。所谓观念文化,主要指一个民族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它既不同于哲学,也不同于意识形态,是介于两者之间而未上升为哲学理论的东西.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所谓制度文化,是指在哲学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制度,如宗法制度、姓氏制度、婚姻制度、教育制度、科举制度、官制、兵制等等。……所谓器物文化,是指体现一定生活方式的那些具体存在,如园林、住宅、服饰、烹饪、器具等等,它们是入的创造,也为人服务,看得见.摸得着,是一种表层次的文化。”(程裕祯:《中国文化揽萃》第3~4页,学苑出版社,1989)张占一从语言教学的角度把文化分为“知识文化”(cultural knowledge information)和“交际文化”(cultural cammunication information)两大类。(张占一:汉语个别教学及其教材。《语言教学与研究01984年第3期)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既要教知识文化,也要教交际文化,但是交际文化的教学是近年来提出的新课题,所以我们把交际文化的教学作为讨论的重点、交际文化包括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因素(张占一:试议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语言教学与研究》1 990年第3期),暂且把它们分别叫做“语言交际文化”和“非语言交际文化”:“非语言交际文化”实际上是语言以外的传递信息的方式中的文化因素。语言以外的传递信息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
(1)信号。例如交通指示灯,红灯表示必须停止前进,绿灯表示可以前进。
(2)标记。如商标、路标等。
(3)体态语。包括手势、身势、眼神、面部表情等。哑语也属于体态语。
常用的信号和标记各国几乎是通用的,但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体态语往往有一些区别。例如多数国家和民族用点头表示赞成、理解等,用摇头表示不赞成、不理解;但是也有一些国家和民族正好相反。我在尼泊尔教书的时候就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上课的时候,发现学生总是不断地摇头,于是就反复解释,没想到越是解释学生越是摇头。不得已问他们哪儿不懂,这才发现原来摇头是表示懂了。
2.文化的属性
无论是广义的文化,还是狭义的文化,也无论是“知识文化”还是“交际文化”,都具有下列属性:
(1)民族性。就是说,不同民族的文化有不同的特点。这些不同的特点也反映在语言和语言使用的特点上。当然,各民族的文化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这是各民族能够互相理解的基础。
(2)社会性。即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只有当个体的文化心理、文化行为成为社会中的普遍观念和行为模式时,或者说成为一定社会和社会群体的共同意识和共同规范时,它才可能成为文化现象。”(林纪诚:《语言与文化综论》)
(3)系统性。文化总是表现为—个个具体现象,但是各种文化现象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以一定的方式互相联系在—起的。各种文化现象以—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成为一定社会的统一的文化,成为一种文化系统。
(4)阶段性。任何民族的文化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技术自不必说,就是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也不可避免地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不同民族的文化还可以互相借鉴.这也是文化发展的动力之一。当然,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化要有一定的条件,就是要能为本民族的社会群体所接受,能够融合到本民族的文化之中,成为本民族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的发展不是突变,而是渐变.即一方面继续保留能够保留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创造新的文化,以补充传统文化的不足,同时放弃传统文化中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部分。这种渐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能显出某一历史发展阶段的新的文化特征,这就是文化发展的阶段性,文化的发展是各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由于生产总要不断地发展,科学技术总要不断地进步,而这种发展和进步也是有阶段性的,所以从总体上说,文化的发展和这种发展的阶段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阻止文化的发展,也不能超越文化发展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