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下半年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知识点六

2014-10-11 15:27:59 字体放大:  

工作岗位设计

【能力要求】

一、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方法

(一)传统的方法研究技术 选择题、简答题

方法研究的定义:运用调查研究的实证方法,全面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找出不合理,寻求构建更安全经济、简便有效作业程序的一种专门技术。

目的:改良不合理部分,消除费时费力的操作和浪费现象,促进满负荷。

资金投入不多,效果较好。

方法研究的工作步骤:

选择研究对象

用直接观察法记录全部事实

分析观察记录

研究新方法,改进工作

实施新方法

方法研究的应用技术

1.程序分析:以生产过程的各环节为对象,分析、改良生产程序。

应用范围:生产重复性的作业分析;非生产性工作岗位的作业分析(服务性、行政性或管理性岗位)。

(1)作业程序图(操作程序图):反映整个生产工作程序的概貌和程序中各作业相互间的关系,作用:

①寻找关键路线,便于优化操作程序;

②标注加工时间,用于核算在制品单位成本;

③标明原材料等进入工序加工的时间地点,为原材料等的购进、供应、保管等提供依据;

④为制定岗位劳动定额标准提供依据。

(2)流程图:比操作程序图更具体详细,显示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全部子过程。

作用:揭示整个流程中工时损失和浪费的情况,为改进工作提供依据。

分类:①单柱型,单一物料的流程;②多栏型,多种物料的流程或零部件的装配。

(3)线图(流线图):用平面图或立体图按比例如实反映产品加工制作全过程。作用:改善工作地布置,减少工时消耗,进行程序分析。

(4)人-机程序图(联合程序图):适用于机手并动的操作程序图。专用图表,时间标尺,实地观测。

(5)多作业程序图:适用于多个岗位的多名员工以及所操纵的设备,分析多个岗位分工与协作关系。

(6)操作人程序图(左右手操作程序图):适用于工作地固定、操作重复性强、加工批量大的手工操作作业。按岗位员工操作时的连续动作及先后顺序绘制。作用:制定时间定额标准;制定作业指导书。

注:(1)(2)(3)以宏观物流为对象;(4)(5)(6)以动作地的一个或几个岗位、设备为对象。

2.动作研究

运用目视观察或影片、摄影机等技术设备,将岗位员工的作业分解成若干作业要素,必要时再细分为一系列动素(17项动素),根据动作经济原理(实现动作经济原则,改善工作方法,分为:人体利用、工作地布置和工作条件改善、工具和设备设计),发现其中不合理的多余、重复部分加以改进,设计出新的、合理的以作业结构为基础的操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