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9-07
(学生在回答时可采用一人说一点,如上所示。或一个学生全部回答,其他同学补充等方式,关于危害,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说出。如不能,则由教师逐条分析,见后)
[教师分析]从清政府对日宣战(1894年8月1日)到平壤、黄海战役前,由于战争胜败尚未定局,慈禧等人在国内抗日卫国舆论的压力下,暂时不敢公开求和活动。列强密切注视着局势的发展,也暂时中止了“调停”。但随着日军的步步进逼和清军接连溃败,慈禧急切地要求停战议和。旅顺口失守,慈禧害怕日军进犯京津,就不顾光绪等人的反对,先支持奕 与日本疏通,后于1895年1月14日正式派户部侍郎张荫桓、湖南巡抚邵友濂为全权大臣,并聘请美国国务卿科士达为顾问,赴日求和。
日军这时正在猛攻威海卫,气焰十分嚣张。为了压迫清政府接受他的全部侵略要求,借口清政府求和代表“全权不足”,对张荫桓、邵友濂恣意侮辱,拒绝谈判,张、邵二人终于被迫回国。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于2月2日公开指定要李鸿章充任代表,并向清政府提出:必须以割地、赔款为议和条件。否则,不必派代表到日本。这时的李鸿章深知这次议和的最大问题是割地问题,连续请求各国出面阻止,一一碰壁。李鸿章为了不承担割地的罪责,表现上声称不赞成割地。但又强调不割地无法求和,表示只有给他割让土地的全权后才能赴日。这时的慈禧却装病躲入深宫,传话李鸿章要他“一切遵上旨”,显然是想推卸这割地卖国的罪名。一直犹豫不决的光绪帝被形势所迫,在1895年3月初终于让恭亲王奕 代传他的“面谕”,表示可以授予李鸿章“以商让土地之权”。李鸿章赴日与日本代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下面我们根据课本上的内容,逐条分析它的危害:
[板书]3.《马关条约》的危害和影响
1.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这是日本继俄国之后,对中国领土进行的一次掠夺。它迫使台湾和祖国分离,并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此后,帝国主义各国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2.巨额的赔款,相当于清政府三年财政收入的总和,这就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无力偿还,不得不大量举借外债,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3.新的通商口岸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4.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其他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在中国开设工厂,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因此,《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教师强调]同学们还要注意:辽东半岛在《马关条约》里是割给日本了,但由于俄国的不满,并纠合法、德进行干涉,迫使日本又把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但清政府又多出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此为一。二是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要了解,特别要注意徐骧和刘永福两人。
[教师引导]现在请同学们归纳一下,我们在《马关条约》一目里,学习了哪几个问题?
[学生归纳]……
[学生回答]我们讲了四个问题:一是《马关条约》签订的背景;二是《马关条约》的内容;三是《马关条约》的危害和影响;四是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教师分别把这四点写在《马关条约》目下)
[教师总结]同学们,到现在为止,“甲午中日战争”我们就学习完了。在这一课里,我们重点讲了两个问题:一是黄海大战,二是《马关条约》。黄海大战是甲午中日战争中一场有代表性的战役。双方的实力,反映出的问题都是双方各自情况的一个缩影。《马关条约》是必然的一个结果,决定因素就在于清政府的妥协退让。同学们下去后,还是要通过《马关条约》的内容来领会“《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这句话的含义。
[布置作业]
1.黄海大战中,下令用舰撞击日舰“吉野”号、被鱼雷击中沉没的军舰名和该舰管带分别是
A.经远舰、林永升 B.致远舰、邓世昌
C.济远舰、方伯谦 D.定远舰、刘步蟾
答案:B
2.日军疯狂屠杀当地居民近两万人是在攻下哪个城市之后
A.大连 B.旅顺 C.平壤 D.济南
答案:B
3.分别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和大大加深的两个条约是
①《南京条约》 ②《天津条约》 ③《北京条约》 ④《马关条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4.连线
①1842年 ①《南京条约》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等
②1860年 ②《马关条约》 ②割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③1895年 ③《北京条约》 ③割让香港岛
答案:①→①→③
②→③→②
③→②→①(注:从左向右连)
●板书设计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一、甲午中日战争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2.黄海大战
二、《马关条约》
1.《马关条约》签订的背景
2.《马关条约》的内容
3.《马关条约》的危害和影响
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希望这篇初二上学期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案可以有助于您备课!
标签:历史教案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