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5-06
“如果学校办学定位不调整,安徽省每年170多万毕业生中有七八十万都是师范生,而每年上岗的新教师不到一万人。每个学生毕业后都要找工作,学校把他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日后的工作找得好不好,是我们必须考量的问题。”储常连表示,“只有改革,才能让高校人才更好地服务、支撑、引领经济社会的发展,整理好行装,高校才能再次出发。”
意识到了转型的迫切性,2008年12月26日,安徽14所本科高校带头成立了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在该框架下不同学校学生可以跨校攻读双学位、不同学校教师可以互聘、管理干部可以互派挂职。目前联盟高校已扩至19所。
“安徽的转型不是一所学校,而是一批学校;既是自己在干,也有组织;既有实践积累,又有理论指导,不光埋头拉车,还抬头看路。”李和平说。
始于2008年的大批新建本科高校“集体出走”之后,安徽省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可谓几年一个大动作,根本停不下来——2009年,开展省级示范性应用型本科改革试点;2013年,立项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2014年,成立长三角应用型高校合作联盟。
对于已经“在路上”的高校来说,转型同样没有终点。
据汪小飞介绍,目前黄山学院正逐步放开转专业限制,学生入学半年后即可向学校申请调换专业。“这也激发着每个学院管理者和教师的内生力量,办不好、不受欢迎、转系率太高,专业也要停掉。”
因为在变革的基因中,变革者逐渐尝到了甜头。
“学校在全国最早开设了旅游和林学专业,都是首批国家级的特色专业,目前均形成了多个专业互相支撑的学科群。”汪小飞说,学校已完成50余项黄山市各类旅游产业研究课题,当地旅游行业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超过四成均为该校毕业生。学校利用地方资源发展起来,再反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学校不断循序壮大的不二法门。
汪建利表示,以前在黄山搞新农村建设、地方政府总是习惯于找一些设计院来做规划。但这一方面花费高,另一方面地方味道不浓,做出来的方案往往脱离实际。“而学校建筑学院植根于地方,老师和学生都很熟悉地方情况,可以融入地方特色,把旅游规划一并做到里面,效果很好。老师牵头,学生去做,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汪建利始终觉得,地方性是地方高校与生俱来的基因,接地气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生存发展之道。
标签:安徽高考资讯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