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历史 > 高考历史试题

历史2015-2016高考现代史专题提升训练题(含答案)

编辑:

2016-01-30

答案精析

1.D [依据材料信息“……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可知这一政策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的目的在于巩固苏维埃政权,故D项正确。]

2.A [把握时间“1921年”以及材料中的“消费者凭劳动券领取”,可知此时苏俄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分配方式,选择A项。]

3.A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新经济政策并不是倒退到资本主义,而是由原来的完全公有制经济体系退回到多种经济所有制并存,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容忍、允许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扭转经济崩溃的局面,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重新赢得人民的支持,公有制经济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进行公平市场竞争。最后公有制战胜私有制,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在结合材料关键信息“我们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可以判断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权宜之计,故选A。]

4.B [从“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和“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符合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5.C [依据题干材料中“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小农经济”的信息说明当时俄国农业的落后性,为了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故本题选择C项;A、D属于工业化;B属于商业方面。]

6.D [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时间为1929年至1933年,主要在欧洲资本主义市场,并未在苏联出现,A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的时间为1919年至1921年,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苏联斯大林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题中没有反映重工业的信息,C项错误;为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苏联政府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所以出现了题中消极应对现象,D项正确。]

7.C [1929年底,苏联掀起农业集体化运动,为苏联工业化积累了资金,促进了苏联工业化的发展。故C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农民的不满,不利于经济恢复,A项错误;1932年苏联机器制造业占欧洲第一,并不能表明工业化已经实现,直到1937年苏联才基本实现了工业化,B项错误;斯大林体制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D项错误。]

8.C [由表格材料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工业国所占比例高达76%,故排除D项,而美国占32%,说明罗斯福新政效果明显;A、B两项表述错误,亚非拉地区落后的根源是殖民主义的侵略,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一时期取得明显效果,使苏联成为一个工业国,故选C。]

9.C [根据材料信息“其他国家正在崛起为可以与美国实力抗衡的力量”可以看出,作者认为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共同崛起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A项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美国实力相对下降,但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B项观点错误;材料信息“正在失去”不能理解为已失去,D项是对材料观点的误读;美国实力的衰落和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才有利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故选C项。]

10.C [“冷战”结束后,世界一方面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另一方面总体局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但也存在局部的动荡。A、B两项不符合题干信息“意识形态不再重要”,D项不全面,从属于C项,故本题选C。]

11.A [据题干时间“20世纪50年代”解读材料信息,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后欧洲崛起、中国崛起,美苏两极格局受到冲击,反映了冷战时期世界逐渐呈现多极化趋势,答案为A项。]

12.A [材料认为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正从“美国化”异化为“反美化”“去美化”,说明全球化对美国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形成冲击,使美国的全球霸权逐渐削弱,故选A。]

13.A [从材料“文化将是截然分隔人类和引起冲突的主要根源”很容易可以看出是文明和价值观在全球化中是冲突的主要因素,故选A。]

14.D [“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表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A、B、C三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故选D。]

15.B [“大杂居、小聚居”“少数民族聚居”等是我国具体国情,故选B。其他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16.D [“20世纪90年代”是解题的关键信息,四个备选项分别发生于1949年、1950年、1989年、1996年,故只有D项符合题干要求。]

17.A [从材料中“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可以分析出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代领导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对外开放意识。B项在邓小平的话中没有明显体现;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A 。 ]

18.A [结合材料中的限定时间“1956年”“1957年”,A项正确。B项虽然发生于1956年,但中共“八大”的路线没有得到贯彻落实。C项是在1958年,D项是在1978年,均不符合题目时间的限定。]

19.D [着重理解“看不见的手”的含义,“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的经济规律。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0.A [20世纪上半期,网络还没有出现,当时能影响“说话腔调”的媒体有广播、电影和电视,报纸、杂志不会影响到“说话腔调”。故正确答案只能是A项。]

21.(1)特点:出现实业投资热潮;以轻工业为主(集中在民生领域);以民营为主(民族资本家);中小企业为主;工业增长快。(答对3点即可)

原因: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中华民国建立;民国初年政府采取鼓励兴办实业的政策;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推动;一战期间列强放宽对华经济侵略。

(2)事件:三大改造运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

影响: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道路。

(3)美国借鉴了计划经济,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中国借鉴了市场经济,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 (1)从材料一中的信息可概括其特点为:出现实业投资热潮,以民营为主(民族资本家),集中在民生领域(以轻工业为主),中小企业成为主流,工业增长快(出现“黄金时期”、快速发展)。根据所学可知这一期间为民族工业短暂发展的春天,内部条件主要是: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民国初年政府采取鼓励兴办实业的政策;提倡国货;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2)“私营企业在1956年的集体消亡”,根据时间可以判断回答:三大改造运动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该事件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积极方面:通过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表明国家可以通过掌握的生产资料进行工业化建设,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道路。(3)根据材料四中的信息“美国罗斯福新政……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中国改革……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作答。

22.(1)看法:柏拉图认为希腊的民主政治使领袖的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限制,存在着民主权力滥用的倾向;民主使智慧边缘化。

手段:柏拉图认为,应该将政治权力和哲学理智相结合,由具有智慧和美德的哲学家治理国家。

(2)群体:资产阶级革命派照搬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以失败告终。

差异:①经济: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进入工业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小农经济仍占主体地位。

②政治:西方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中国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动势力强大。

③文化:西方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运动,自由平等、民主法制观念深入人心;中国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3)框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启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必须与其基本国情相适应;民主政治建设要尊重其历史传统;民主政治建设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第一段“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民主使智慧边际化”概括。第二小问从材料第二段哲学王的思想来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材料二阐述了政治制度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结合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可以获得认识。第二小问通过对中西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差异比较中获得认识。第(3)问第一小问回答新中国初期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第二小问可以从符合国情、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等角度思考。

23.(1)表现: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明废丞相,设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

(2)理解:开始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

进步作用:扩大了民主权利的范围;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工商业发展。

(3)完美之处:不流血、妥协。办法: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4)特点:立法与行政统一;议员没有特权。

(5)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举;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解析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宰相制度发展变化的分析与理解。首先要分析题意,要求回答的是“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故要联系三代的时候,我国宰相制度的演变内容是什么,注意语言措辞准确。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梭伦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及作用的分析与理解。首先要结合材料“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及所学的雅典梭伦改革的财产等级制度分析回答第一小问。联系整个梭伦改革的内容分析解答历史作用。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英国“光荣革命”及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分析与认识。第一小问实际上就是对“光荣革命”特点的正确理解:以妥协、不流血的方式取得胜利。对于后一问要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分析解答。第(4)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无产阶级政权特点的正确分析与认识。回答时要紧扣材料“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并联系巴黎公社的相关内容分析。第(5)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分析与认识。回答时要联系所学及材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分析归纳。

现代史专题提升训练题及答案的所有内容就是这些,精品学习网预祝考生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6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备考专题已经新鲜出炉了,专题包含高考各科第一轮复习要点、复习方法、复习计划、复习试题,大家来一起看看吧~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