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语文模拟题

2010届高三语文下册模拟考试试题

编辑:

2014-04-11

15.根据文意,下列不属于“反智主义”的一项是(        )(3分)

A.强调“反智主义”的正面意义

B.鲁迅创作《阿Q正传》

C.杰佛逊强调自耕农的道德优越

D.老百姓指斥某些经济学家替利益集团说话

16.把“反智主义”作为贬义词或是作为中性词使用,在本质上如何区分?(5分)

17.互联网将使平民百姓与知识精英的关系发生怎样的改变?(7分)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70分)

“停”在现代汉语中,有“停止”、“停留”、“停放、停泊”、“停当”等意思。其实,人生虽说匆匆,有时却也与“停”密切相关。关于“停”,你有何值得诉说的经历与体验呢?或有何想要发表的见解与看法呢?

请以“停”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定立意,自定文体;除诗歌外,体裁不限;不少于800字。

语文试卷

文科附加题

一、 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六处)(6分)

且夫世之真能文者,此其初皆非有意于为文也。其胸中有如许无状可怪之事,其喉间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其口头又时时有许多欲语而莫可所以告语之处蓄极积久势不能遏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既已喷玉唾珠,昭回云汉,为章于天矣。遂亦自负,发狂大叫,流涕恸哭,不能自止。

(节选处明朝李贽《杂说》)

其口头又时时有许多欲语而莫可所以告语之处蓄极积久势不能遏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

20.李贽认为真正能文的人是如何写出好文章的?(2分)

21.李贽的这种写作观与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有很大的区别,传统文化倡导“有节制的情感”比如孔子评《诗经•关雎》中就这样说道“            ,             ”(2分)

二、文学名著阅读。(15分)

22.下列关于长篇小说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红楼梦》中门子给贾雨村的“护官符”这样写道: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B.《呐喊》注重揭示人物深邃、丰富的内心世界,开创了现代心理小说的创作先河,这是鲁迅先生向中国古代小说传统学习的结果。

C.正当觉新期待着朦胧爱情的时候,他祖父用拈阄的办法为他定了门亲事,从此,觉新不得不中断了与梅的爱情之路,毁掉了自己与梅的一生幸福。

D.曹禺在《雷雨》中没置了一明一暗两条情节线索:明线是周朴园和侍萍的关系,暗线是周萍同蘩漪和四凤的爱情纠葛。两条线同时并存,彼此交织,互为影响,因而使得剧情十分的紧张曲折、引人人胜。

E.在《欧也妮•葛朗台》一书中,欧也妮的表弟查理被伯父葛朗台打发到印度后发了财。他贩卖人口、放高利贷、偷税走私。只要能发财,他心狠手辣。他和各种肤色的女子鬼混,背弃欧也妮。查理为了高攀,竟和奇丑而嫁不出去的侯爵小姐订了终身,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

23.简答题(10分)

(1)在小说《家》中,为什么觉慧会成为封建阶级的叛逆者,而觉新则不能?请简要分析。

(2)易中天《品三国》说:“曹操会用人,这在历史上几乎是公认的。曹操可以说是深知用人之道的。”请结合《三国演义》的阅读,举例说明曹操的“用人之道”。(5分)

三、材料分析鉴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4~25题。

途   中(节选)

梁遇春

其实我是个最喜欢在十丈红尘里奔走道路的人。

车子里面和路上的人们却具有万般色相,你坐在车里,可要从睁大眼睛不停地观察了三十分钟,你差不多可以在所见的人们脸上看出人世一切的苦乐感觉同人心的种种情调。你坐在位子上默默地鉴赏,同车的客人们老实地让你从他们的形色举止上去推测他们的生平同当下的心境;外面的行人一一现你眼前,你尽可恣意瞧着,他们并不会晓得,而且他们是这么不断地接连走过,你很可以拿他们来彼此比。这种普通人的行列的确是比什么赛会都有趣得多,路上源源不绝的行人可说是上帝设计的赛会。并且在路途中我们的心境是最宜于静观的,最能吸收外界的刺激的。我们通常总是有事干,正经事也好,歪事也好,我们的注意免不了特别集中在一点上,只有路途中,尤其走熟了的长路,在未到目的地以前,我们的方寸是悠然的,不专注于一物,却是无所不留神的,在匆匆忙忙的一生里,我们此时才得好好地看一看人生的真况。

所以无论从那一方面说起,途中是认识人生最方便的地方。车中,船上同人行道可说是人生博览会的三张入场券,可惜许多人把它们当做废纸,空走了一生的路。我们有一句古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谓行万里路自然是指走遍名山大川,通都大邑,但是我觉得换一个解释也是可以的。一条的路你来往走了几万遍,凑成了万里这个数目,只要你真用了你的眼睛,你就可以算是懂得人生的人了。对于人生有了清澈的观照,世上的荣辱祸福不足以扰乱内心的恬静,我们的心灵因此可以获到永久的自由,可见个个的路都是到自由的路;所怕的就是面壁参禅,目不窥路的人们,他们自甘沦落,不肯上路,的确是无法可办。读书是间接地去了解人生,走路是直接地去了解人生,一落言诠,便非真谛,所以我觉得万卷书可以搁开不念,万里路非放步走去不可。

24.“车中,船上同人行道可说是人生博览会的三张入场券,可惜许多人把它们当做废纸,空走了一生的路。”请简要赏析这一句子。(6分)

25.古人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相提并论,作者却说“我觉得万卷书可以搁开不念,万里路非放步走去不可”。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请结合全文作答。(9分)

高三语文下册模拟试题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冲刺高考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2012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汇编  

2008高考语文模拟题(答案详解)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